董其武简介
董其武(汉语拼音:Dong Qiwu;英语:Dong Qiwu;1899-1989),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1899年11月27日生于山西河津县(今河津市)固镇村。1919年赴太原,考入阎锡山创办的学兵团(后为斌业学校)。1924年参加国民军第2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第9混成旅旅部副官长。1927年到武汉,在国民革命军第4军任侦察队队长、先遣总队支队长,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秋到国民党军傅作义部,任天津警备司令部参谋、干部政治训练所队长、第73师436团团长等职。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30年参加中原大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在怀柔、石厂一线阻击日军,指挥全团官兵浴血奋战,打退日军10多次进攻。1936年初任国民党军第35军218旅旅长。同年冬参加绥远抗战,率领部队星夜行动,出其不意,分路抄袭敌后,一举将红格尔图的日伪军歼灭,为百灵庙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爆发后,曾率两个团的兵力深入日军腹地,攻克被日伪军占据的商都城。继而参加忻口战役和太原战役。1937年底任第65军101师师长。1939年参加由傅作义组织指挥的包头、绥西、五原战役。1940年起任陆军暂编第4军、骑兵第4军、陆军第35军和暂编第3军军长,第十二战区政治部主任兼晋陕绥边区副总司令。1946年后任国民党绥远(今属内蒙古)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天津、北平(今北京)相继解放后,他审时度势,毅然接受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以和平方式解决绥远问题的主张。在准备和平解放过程中,他成立绥远革新委员会和革新学院,以“革新旧弊,振刷新机,实行经济民主,政治平等,适应形势,走向新生”为宗旨,采取报告会、座谈会、训练班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共的统一战线政策。他在组织和人事上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对军地领导和部队官兵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对少数坚持反动立场、阻碍起义的顽固分子,他采取果断措施,解除他们的职务;对为非作歹、作恶多端的破坏分子,他坚决予以打击和镇压;对国民党军统、中统特务组织,他果断予以取缔,要求他们坦白登记、立功赎罪。在蒋介石停发经费和补给的情况下,他坚持自强自立,组织自救。1949年9月19日,在傅作义将军的帮助下,他率绥远省国民党军政人员4万余人起义,实现了绥远和平解放,创造了解放战争中的“绥远方式”。
新中国成立后,被任命为绥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远军区副司令员、第23兵团司令员。1951年9月率部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兵团司令员,组织部队完成机场修建等军事工程任务,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做出了贡献,被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授予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回国后任第69军军长。1980年1月24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55年获一级解放勋章。1989年3月3日在北京病逝。
参见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将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