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人物 张仪【张仪苏秦战国时期纵横家】 – 人物百科

张仪【张仪苏秦战国时期纵横家】 – 人物百科

<a href=/renwu/291.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renwu/4431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renwu/4431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张仪</a></a></a>

张仪介绍

张仪是魏国公族支庶子弟,和苏秦同为鬼谷子的徒弟。在学术方面,“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张仪学成之后游说诸侯,秦惠文王更元三年(周显王四十七年,前322年),张仪相魏。公孙衍取得韩国的支持,代张仪为魏相。张仪不为魏惠王所用,后投奔楚国,任楚国相国昭阳的门下客。曾经同楚国的相国共饮。后来楚相丢了一块璧(相传为和氏璧),楚相下人认为张仪“仪贫无行”,必是张仪所为,打了他数百下。张仪不服,楚相放了他。张仪之妻悲愤道:“你要是不读书、不游说诸侯,怎么会受到这样的侮辱?”张仪回答:“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其妻笑道:“还在。”张仪说:“这样就够了。”

后来秦国重用张仪,劝说各国帮助秦国进攻其它的弱国,史称“连横”,这时公孙衍离开秦国而入魏国,向魏王推销“合纵”。前318年公孙衍发起魏、赵、韩、燕、楚“五国伐秦”之举,以楚怀王为纵长,又游说义渠攻打秦国,大败秦军于李伯。但在函谷关一战失利,五国纷纷退兵。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秦惠王卒,其子秦武王即位。武王素与张仪有隙。武王元年(前310年),张仪离开秦国,前往魏国,是年五月卒于魏。孟子的弟子景春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有《张子》十篇。

人物生平

受辱投秦

张仪是魏国人 。当初曾和苏秦一起师事鬼谷子先生,学习游说之术,苏秦自认为才学比不上张仪。张仪和苏秦完成学业之后,就去游说诸侯。

后来,苏秦说服赵肃侯 ,而得以去游说各国诸侯实行合纵的联盟,但他担心秦国趁机攻打各诸侯国,盟约还没结缔之前就遭到破坏。苏秦考虑再三,找不到一个能派往秦国为他工作的合适人选,于是他派人去悄悄劝说张仪来投奔他。

于是张仪前往赵国,呈上名帖,请求会见苏秦。但是,苏秦却对张仪不理不睬,招待张仪的时候也只是用给仆人和侍女所吃的饭食,并且还当众羞辱张仪,说张仪那么有才能,竟弄得穷愁潦倒到这种地步,是不值得收留的,说完就把张仪打发走了。张仪这次来见苏秦,本以为是旧交,可以求得好处,谁知反而受到羞辱,一气之下,想到各国诸侯中只有秦国才能威胁赵国,于是便前往秦国。

苏秦在张仪离去后,暗中派人资助张仪到达秦国,并且帮助他见到秦惠王。秦惠文君十年(前328年),秦惠王用张仪为客卿, 与他共商攻打各国诸侯的大计。这时,帮助张仪的人才说是苏秦故意激怒他,为的是张仪今后有更好的发展。

张仪说:“唉呀,这些权谋本来都是我研习过的范围而我却没有察觉到,我没有苏先生高明啊!况且我刚刚被任用,又怎么能图谋攻打赵国呢?请替我感谢苏先生,苏先生当权的时代,我张仪怎么敢奢谈攻赵呢?”

秦国任相

秦惠文君十年(前328年),秦惠王派遣公子华和张仪围攻魏国的蒲阳,攻打并占领了蒲阳。张仪趁机劝说秦惠王把蒲阳归还魏国,而且派公子繇到魏国去作人质。张仪又趁机劝说魏王道:“秦国对待魏国如此地宽厚,魏国不可不以礼相报。”

魏国因此就把上郡十五县和少梁献给秦国,用以答谢秦惠王。于是,秦惠王就任命张仪为相(古代官名),位居百官之首,参与军政要务及外交活动。

秦惠文君十三年(公元前325年)农历四月,魏襄王、韩宣惠王为了对抗秦国,互尊为王。于是,秦惠王派张仪为将讨伐并占领了魏国的陕(今河南陕县),把那里的魏人全部交归魏国。秦惠王命张仪修筑了上郡要塞。

秦惠文君十四年(公元前324年),张仪拥戴秦惠王正式称王,更年号为秦惠王元年。

秦惠王二年(前323年),秦惠王派张仪和齐、楚两国的相国在啮桑(地名)会盟。

魏国任相

张仪从啮桑回到秦国,被免去相位。

秦惠王三年(前322年) ,为了秦国的利益,张仪去魏国担任国相,打算使魏国首先臣事秦国而让其它诸侯国效法它。魏惠王不肯接受张仪的建议,秦惠王大发雷霆,立刻出动军队攻克了魏国的曲沃、平周,暗中给张仪的待遇更加优厚。张仪觉得很惭愧,感到没有什么可以回敬来报答秦惠王。

秦惠王六年(前319年),魏惠王去世,魏襄王即位。张仪又劝说魏襄王,魏襄王也不听从。于是,张仪暗中让秦国攻打魏国。魏国和秦国交战,魏国战败。

秦惠王七年(前318年),韩国、赵国、魏国、燕国、齐国率领匈奴人一起进攻秦国,秦国还击打败了韩国申差的部队,杀死了八万官兵,诸侯们震惊慌恐 。

秦惠王八年(前317年),张仪再次游说魏襄王退出合纵盟约,臣事秦国 。于是,魏国宣布退出南北合纵,请张仪担任中间人与秦国和解;张仪回到秦国,重新出任国相。 秦惠王九年(前316年),秦惠文王派遣张仪、司马错救援苴国和巴国,趁机吞并了蜀国。张仪贪图巴国和苴国的富饶,又攻取了巴国,擒获了巴王,设立巴郡、蜀郡和汉中郡,将三郡土地分为三十一县。并在江州筑城。 秦惠王十一年(前314年),魏国又背弃了秦国加入合纵盟约。秦国就出兵攻打魏国,夺取了曲沃。秦惠王十二年(前313年),魏国再次臣事秦国。

张仪戏楚

秦惠王十二年(前313年),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忧虑齐、楚两国已经缔结了合纵联盟,于是便派张仪前往楚国游说楚怀王。

楚怀王听说张仪来,空出上等的宾馆,亲自到宾馆安排他住宿。说:“这是个偏僻鄙陋的国家,您用什么来指教我呢?”

张仪游说楚怀王说:“大王如果真要听从我的意见,就和齐国断绝往来,解除盟约,我请秦王献出商於一带六百里的土地,让秦国的女子作为服侍大王的侍妾,秦、楚之间娶妇嫁女,永远结为兄弟国家,这样向北可削弱齐国而西方的秦国也就得到好处,没有比这更好的策略了。”

楚怀王非常高兴地应允了张仪。大臣们来向楚怀王祝贺,唯独陈轸劝谏楚怀王不要轻信张仪。楚怀王说:“希望陈先生闭上嘴,不要再讲话了,等着我得到土地。”

于是,楚国和齐国断绝了关系,废除了盟约,楚怀王把楚国的相印授给了张仪,还馈赠了大量的财物,派了一位将军跟着张仪到秦国去接收土地。

张仪回到秦国,假装没拉住车上的绳索,跌下车来受了伤,一连三个月没上朝,楚怀王听到这件事,说:“张仪是因为我与齐国断交还不彻底吧?”就派勇士到宋国,借了宋国的符节(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等的一种凭证),到北方的齐国辱骂齐宣王,齐宣王愤怒,斩断符节和秦国结交。

秦国、齐国建立了邦交之后,张仪才上朝。张仪对楚国的使者说:“我有秦王赐给的六里封地,愿把它献给楚王。”楚国使者说:“我奉楚王的命令,来接收商於之地六百里,不曾听说过六里。”

楚国的使臣返回楚国,把张仪的话告诉了楚怀王,楚怀王一怒之下,兴兵攻打秦国。结果秦、齐两国共同攻打楚国,夺取了丹阳、汉中的土地。楚国又派出更多的军队去袭击秦国,楚军大败,于是楚国又割让两座城池和秦国缔结和约,结束战争状态。

被囚楚国

秦惠王十四年(前311年),秦国要挟楚国,想得到黔中一带的土地,要用武关以外的土地交换它。

楚怀王说:“我不愿意交换土地,只要得到张仪,愿献出黔中地区。”

秦惠王想要遣送张仪,又不忍开口说出来。张仪却主动请求前往。秦惠王说:“那楚王恼恨先生背弃奉送商於土地的承诺,这是存心报复您。”张仪说:“秦国强大,楚国弱小,我和楚国大夫靳尚关系亲善,靳尚能够去奉承楚国夫人郑袖,而郑袖的话楚王是全部听从的。况且我是奉大王的命令出使楚国的,楚王怎么敢杀我。假如杀死我而替秦国取得黔中的土地,这也是我的最高愿望。”

于是,张仪出使楚国。楚怀王等张仪一到就把他囚禁起来,要杀掉他。

靳尚对郑袖说:“您知道您将被大王鄙弃吗?”

郑袖说:“为什么?”

靳尚说“秦王特别钟爱张仪而打算把他从囚禁中救出来,如今将要用上庸六个县的土地贿赂楚国,把美女嫁给楚王,用宫中擅长歌唱的女人作陪嫁。楚王看重土地,就会敬重秦国。秦国的美女一定会受到宠爱而尊贵,这样,夫人也将被鄙弃了。不如替张仪讲情,使他从囚禁中释放出来。”

于是郑袖日夜向楚怀王讲情说:“作为臣子,各自为他们的国家效力。现在土地还没有交给秦国,秦王就派张仪来了,对大王的尊重达到了极点。大王还没有回礼却杀张仪,秦王必定大怒出兵攻打楚国。我请求让我们母子都搬到江南去住,不要让秦国像鱼肉一样地欺凌屠戮。”

楚怀王后悔囚禁了张仪,于是赦免了张仪,像过去一样优厚款待他。

游说诸国

游说楚王

秦惠王十四年(前311年),张仪从囚禁中放出来不久,没有立即离开楚国,而是又去游说楚怀王。

张仪向楚怀王提出:他可以向秦王建议不要黔中之地,请秦王派太子来楚国作人质,楚国派太子到秦国作人质,把秦王的女儿作为侍候楚怀王的姬妾,两国永结兄弟邻邦,不相互打仗的策略。

此时,楚怀王虽已得到张仪,却又难于让出黔中土地给秦国,想要答应张仪的建议。

屈原反对说:“前次大王被张仪欺骗,张仪来到楚国,我认为大王会用鼎镬(古代两种烹饪器鼎和镬)煮死他,如今释放了他,不忍杀死他,还听信他的邪妄之言,这可不行。”

楚怀王说:“答应张仪的建议可以保住黔中土地,这是美好有利的事情。已经答应了而又背弃他,这可不行。”

楚怀王最终答应了张仪的建议,背离了“合纵”与秦国结盟亲善。

游说韩王

张仪离开楚国,就借此机会前往韩国,游说韩宣惠王说:“韩国地势险恶,大王不归附秦国,秦就会发兵占据宜阳,截断韩国的上党地区,再东取成皋、荥阳,那么鸿台之宫、桑林之苑就不再属于大王所有了。要是阻塞了成皋,截绝了上党地区,那大王的国土就要被分割了。早归附秦国就安全,不归附秦国就危险。如果制造的是祸端却要想得到福报,计虑粗浅,结怨很深,违背秦国而顺从楚国,要想国家不亡,那是不可能的啊。所以我替大王谋划,还不如替秦国效劳。秦最大的希望是削弱楚国,而最能削弱楚国的就是韩国。不是因为韩国比楚国强大,而是由韩的地势所决定的。现在大王向西臣事秦国,进攻楚国,秦王必然高兴。攻打楚国有利于韩国扩大领土,转移了祸患,取悦了秦国,没有比这更好的主意了。”

韩宣惠王听从了张仪的主意。张仪回到秦国作了汇报,秦惠王赐给张仪五座城邑,并封他为武信君。

游说齐王

秦惠王十四年(前311年),秦惠王又派张仪向东游说齐国的齐湣王说:“天下强大的国家没有超过齐国的,大臣及其父兄兴旺发达、富足安乐。然而,替大王出谋划策主张合纵的人,都为了暂时的欢乐,不顾国家长远的利益。如今秦、楚两国嫁女娶妇,结成兄弟盟国。韩国献出宜阳,魏国献出河外,赵国在渑池朝拜秦王,割让河间来奉事秦国。假如大王不臣事秦国,秦国就会驱使韩国、魏国进攻齐国的南方,赵国的军队全部出动,渡过清河,直指博关、临菑,即墨就不再为大王所拥有了。国家一旦被进攻,即使是想要臣事秦国,也不可能了,因此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它。”

齐湣王说:“齐国偏僻落后,僻处东海边上,不曾听到过国家长远利益的道理。”就答应了张仪的建议。

游说赵王

张仪离开齐国,向西到赵国游说赵武灵王说:“如今秦国相约齐国、韩国、魏国的军队,准备进攻赵国。所以我不敢隐瞒真实的情况,先把它告诉大王左右亲信。我私下替大王考虑,不如与秦王在渑池会晤,面对面,口头作个约定,请求按兵不动,不要进攻。希望大王拿定主意。”

赵武灵王答应了张仪的建议,张仪才离去。

游说燕王

张仪又向北到了燕国,游说燕昭王说:“大王最亲近的国家,莫过于赵国。赵襄子凶暴乖张,六亲不认,大王是有明确见识的,那还能认为赵国可以亲近吗?赵国出动军队攻打燕国,两次围困燕国首都来劫持大王,大王还要割让十座城池向他道歉。如今,赵国已经献出河间一带土地臣事秦国。如今,假如大王不臣事秦国,秦国将出动军队直下云中、九原,驱使赵国进攻燕国,那么易水、长城,就不再为大王所拥有了。所以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它。”

燕昭王听信了张仪的建议,说:“我就像蛮夷之徒一样处在落后荒远的地方,这里的人即使是男子大汉,都仅仅像个婴儿,他们的言论不能够产生正确的决策。如今,承蒙贵客教诲,我愿意向西面奉事秦国,献出恒山脚下五座城池。”

回到秦国

秦惠王十四年(前311年),张仪返回秦国报告,还没走到咸阳的时候,秦惠王就去世了,秦武王即位。

秦武王从作太子时就不喜欢张仪,等到继承王位,很多大臣说张仪的坏话:“张仪不讲信用,反复无定,出卖国家,以谋图国君的恩宠。秦国一定要再任用他,恐怕被天下人耻笑。”

诸侯们听说张仪和秦武王感情上有裂痕,都纷纷背叛了连横政策,又恢复了合纵联盟。秦武王元年(前310年),大臣们日夜不停地诋毁张仪,而齐国又派人来责备张仪。

张仪害怕被杀死,就趁机对秦武王说:“我有个不成熟的计策,希望献给大王。”

武王说:“怎么办?”

张仪回答说:“为秦国国家着想,必须使东方各国发生大的变故,大王才能多割得土地。如今,听说齐王特别憎恨我,只要我在哪个国家,他一定会出动军队讨伐它。所以,我希望让我这个不成才的人到魏国去,齐国必然要出动军队攻打魏国。魏国和齐国的军队在城下混战而谁都没法回师离开的时候,大王利用这个间隙攻打韩国,打进三川,军队开出函谷关而不要攻打别的国家,直接挺进,兵临周都,周天子一定会献出祭器。大王就可以挟持天子,掌握天下的地图户籍,这是成就帝王的功业啊。”

秦武王认为他说的对,就准备了三十辆兵车,送张仪到魏国。

重返魏国

齐湣王听说张仪在魏国,果然出动军队攻打魏国,魏哀王很害怕。

张仪说:“大王不要担忧,我让齐国罢兵。”就派遣他的门客冯喜到楚国,再借用楚国的使臣到齐国,使臣对齐湣王说:“大王特别憎恨张仪;虽然如此,可是大王让张仪在秦国有所依托,也做得够周到了啊!”

齐湣王说:“我憎恨张仪,张仪在什么地方,我一定出兵攻打什么地方,我怎么让张仪有所依托呢?”使臣回答说:“这就是大王让张仪有所依托呀。张仪离开秦国时,本来与秦王约定说:‘替大王着想,必须使东方各国发生大的变故,大王才能多割得土地。如今齐国特别憎恨我,我在哪个国家,他一定会派出军队攻打哪个国家。所以我希望让我这个不成才的人到魏国,齐国必然要出动军队攻打魏国,魏国和齐国的军队在城下混战而谁都没法回师离开的时候,大王利用这个间隙攻打韩国,打进三川,军队开出函谷关而不要攻打别的国家,直接挺进,兵临周都,周天子一定会献出祭器。大王就可以挟持天子,掌握天下的地图户籍,这是成就帝王的功业啊。’秦王认为他说的对,所以准备了兵车三十辆,送张仪去了魏国。如今,张仪去了魏国,大王果然攻打它,这是大王使国内疲惫困乏而向外攻打与自己建立邦交的国家,广泛地树立敌人,祸患殃及自身,却让张仪得到秦国的信任。这就是我所说的‘让张仪有所依托’呀。”

齐湣王赞同使者的说法,就下令撤军。张仪出任魏国相国一年以后,于秦武王二年(前309年)死在了魏国。

人物评价

苏秦: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

景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甘茂:始张仪西并巴蜀之地,北开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不以多张子而以贤先王。

李斯: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刘向:苏秦为纵,张仪为横,横则秦帝,纵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

司马迁: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从衡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夫张仪之行事甚于苏秦,然世恶苏秦者,以其先死,而仪振暴其短以扶其说,成其衡道。要之,此两人真倾危之士哉!

诸葛亮: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

左思:四海齐锋,一口所敌,张仪、张禄亦足云也。(李周翰注:四海诸侯虽齐锋攻秦,一言以说,乃能敌之。)

司马贞:仪未遭时,频被困辱。及相秦惠,先韩後蜀。连衡齐魏,倾危诳惑。陈轸挟权,犀首骋欲。如何三晋,继有斯德。

司马光:仪与苏秦皆以纵横之术游诸侯,致位富贵,天下争慕效之……而仪、秦、衍最著。

苏轼: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

轶闻典故

张仪折竹

典出《拾遗记》。张仪是战国时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年轻时替人家抄书,遇到没有见过的好句子就写在掌中或腿上,晚上回到家中,就折竹刻写,久而久之,就集成册子。后人遂以“折竹”或“张仪折竹”形容勤奋刻苦学习。

张仪受笞

张仪完成学业,就去游说诸侯。他曾陪着楚国国相喝酒,席间,楚相丢失了一块玉璧,门客们怀疑是张仪拿的,就说:“张仪贫穷,品行鄙劣,一定是他偷去了宰相的玉璧。”

于是,大家一起把张仪拘捕起来,拷打了几百下。可是张仪始终没有承认,大家只好释放了张仪。

张仪的妻子又悲又恨地说:“唉!您要是不读书游说,又怎么能受到这样的屈辱呢?”张仪对他的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呀。”张仪说:“这就够了。”

张仪出任秦国国相以后,写信警告楚国国相说:“当初我陪着你喝酒,我并没偷你的玉璧,你却鞭打我。你要好好地守护住你的国家,我反而要偷你的城池了!”

中伤陈轸

陈轸,是游说的策士,和张仪共同侍奉秦惠王,两人都得到国君的赏识,于是两人纷纷争宠。

张仪在秦惠王面前中伤陈轸说:“陈轸用丰厚的礼物随便地来往于秦楚之间,应当为国家外交工作。如今楚国却不曾对秦国更加友好反而对陈轸亲善,足见陈轸为自己打算的多而为大王打算的少啊。而且陈轸想要离开秦国前往楚国,大王为什么没听说呢?”

秦惠王很生气,找来陈轸问是怎么回事。陈轸巧妙地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化解。

陈轸在秦国过了一整年,秦惠王最终还是任用张仪做宰相,而陈轸投奔楚国。

相关争议

苏秦张仪年辈问题

两千多年来,苏秦和张仪一直被说成是战国合纵连横斗争中的对手,苏秦大搞合纵,而张仪坚持连横。但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基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却表明:苏秦的年辈比张仪晚,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死于公元前310年,苏秦的主要活动均在张仪身死之后。张仪在秦国任相时,苏秦还没踏入政坛。不同于《史记》与《资治通鉴》所言。

墓地

张仪墓位于开封市区东北七公里新曹门遗址边宴台河村,在村南北街中段西侧,原为长方形高台,其土质坚硬,经年被人掘土使用竟成凹坑,1994年仲秋,市有关部门重修张仪墓,并立有《整修张仪墓碑记》一通。

张仪墓长方形,似砚(古墓不似今墓圆形,大皆为长方形),故墓附近村落(原为张仪后代守墓所居)乃称“砚台”,复因其南三公里的张耳墓亦似砚台,为示区别,张耳墓称南砚台,张仪墓称北砚台,位于今开兰公路北侧。

明清时期,黄河南移,靠近开封城垣,且屡次决口,北砚台村北被冲出一大河口,群众遂改称为北砚台河。复因村西北一公里处系宋宴台遗址,砚、宴谐音,传来传去砚台河就成了宴台河了。

影视形象

1977 电影 《屈原》 张铮

1997电视剧 《东周列国·战国篇》 林京来 刁勇

1999 电视剧 《屈原》 舒耀瑄

2011 电视剧 《大秦帝国之纵横》 喻恩泰

2015 电视剧 《芈月传》 赵立新

2016年 电视剧 《思美人》 李雨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renwu/52173.html

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 – 人物百科

骊姬【春秋时期骊戎国君之女】 – 人物百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