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腻色迦【佛教护法名王,印度贵霜王朝第三代国王】 – 人物百科

迦腻色迦( Kaniṣlka),佛教护法名王,印度贵霜王朝第三代国王,又译作割尼尸割、罽腻迦、葛诺歌,生卒年月不详,在位年代约在2世纪前期,关于他的事迹,佛教中有很多传说,近年来考古发掘的钱币、碑铭提供了一些可信的依据,

隐元【明代高僧,黄檗山万福寺住持】 – 人物百科

隐元(1592~1673),明代高僧,福建福州福清人,29岁时在福清黄檗山万福寺剃度出家,后周游各地,拜密云和尚、费隐和尚为师,崇祯十年(1637)继承佛教临济宗费隐法座,成为黄檗山万福寺住持,清顺治十一年(1654),应日本长崎崇福寺、兴福寺之邀,率知名僧徒前往讲经,受到日本后水尾天皇接见,许多公卿和行政首脑随之皈依,隐元在万福寺住持17年,其间3次赴日,在日本开3次“三坛戒会”,受戒者达2000余人,清顾治十六年(1659),日本皇室在京都宇治醍醐山麓赐地1万坪,以中国建筑风格创建新寺,亦取名“黄檗山

圆瑛【吴宏悟,中国僧人】 – 人物百科

圆瑛(1878~1953),中国僧人,俗姓吴,名宏悟,别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福建古田人,19岁于鼓山涌泉寺出家,20岁从妙莲和尚受具足戒,先后于常州天宁寺、宁波天童寺从冶开、寄禅等参学禅法,其后又从通智、谛闲、祖印、慧明等修习教观,并精研《楞严经》,宣统元年(1909)于宁波接待寺创办佛教讲习所,1914年任中华佛教总会参议长,曾讲经于福建、浙江、北京、天津、厦门和中国台湾等地,远及南洋,1924年与转道、转物发愿重兴泉州开元寺,创办佛教慈儿院,自任院长,1929年与太虚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佛教会,被推为

喜饶嘉措【藏族学者,藏传佛教领袖人物之一】 – 人物百科

喜饶嘉措(1883一1968),藏族学者,爱国人士,藏传佛教领袖人物之一,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道帏乡贺庄村人,喜饶嘉措大师幼年在道帕寺出家,后在拉卡楞寺学经,l904年到拉萨哲蚌寺研习佛经,1915年荣获藏传佛教最高学位一拉萨三大寺“拉然巴”格西学位,同年受十三世达赖之命,主持校勘大藏经《甘珠尔》部和《布敦仁钦》,1937年应国立中央、北平、清华、武汉、中山大学之聘,担任西藏文化讲座讲师,1945年任国民代表大会代表,1947年任蒙藏委员会副委员长,

神秀【中国唐代僧人,禅宗北宗创立人】 – 人物百科

神秀(约605~706),中国唐代僧人,禅宗五祖弘忍门下700人中上座弟子,禅宗北宗创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人(今属河南),少览经史,博学多闻,后出家,到蕲州双峰山东山寺见弘忍,于寺中充杂役六年,得弘忍器重,以为“东山之法,尽在秀矣”,命为上座并“教授师”,忍死后,住荆州当阳山玉泉寺传法,弟子甚众,90余岁时为武则天召至洛阳,再召至长安,在宫内道场说法,武则天亲作礼拜,神秀门下禅法因帝室之力而流行长安、洛阳,数代之后始衰,殁后敕号“大通禅师”,其禅法主要流行于北方,主张“渐悟”,与主“顿悟”的慧能南宗相对

实叉难陀【唐代僧人,佛经翻译家】 – 人物百科

实叉难陀( Śikṣānanda ;652~710),唐代僧人,佛经翻译家,又译施乞叉难陀,意译学喜,于阗(今新疆和田)人,通大小乘和外学,武则天以旧译《华严经》未为详备,乃遣使至于阗更求善本,并聘译人,实叉难陀应聘携广本《华严经》来洛阳,于证圣元年 (695)在大遍空寺同菩提流志、义净、复礼、法藏等人重新翻译,圣历二年(699)在佛授记寺译毕,即为《新译华严经》,共80卷,久视元年(700)又奉武则天诏在颍川(今河南许昌)三阳宫译《大乘入楞伽经》,后又在长安清禅寺和洛阳佛授记寺译《文殊师利授记经》等,长

荣西【日本佛教临济宗创始人】 – 人物百科

荣西( Eisai ;1141~1215),日本佛教临济宗创始人,俗姓贺阳,号明庵,备中国(今冈山县)吉备郡人,幼年从父学佛,14岁在本郡安养寺从静心落发,旋登比睿山受大乘戒,19岁于比睿山就有辩学天台教义,又到伯耆(今岛取)的大山从基好学密教,后又还比睿山精读藏经,1168年到中国求法,先到明州(今浙江宁波)访广慧寺,继往天台山巡礼圣迹,得天台章疏等30余部回国,1187年再次入宋,原拟去天竺(印度)巡礼佛迹,未获当地知府许可,即上天台山谒万年寺虚庵怀敞,后随虚庵至宁波天童寺,继承临济正宗的法脉,在天台

戒贤【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论师】 – 人物百科

戒贤( Śīlabhadra ;约528~651),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论师,音译尸罗跋陀罗,出身东印度三摩呾吒国王族,属婆罗门种姓,少好学,曾历游寻师访道,后至摩揭陀国那烂陀寺谒护法,从之出家,学有成就,曾代其师护法与佛教以外的教派辩论获胜,享有盛誉,当时那烂陀寺常住僧人四千多,加上临时来往僧俗,常逾万人,戒贤曾长期为住持,讲授《瑜伽师地论》,弘传唯识教义,玄奘访印时,戒贤年事最高,为那烂陀寺大长老,受人崇敬,玄奘拜他为师,从学多年,戒贤依《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把佛教判为有、空、中三时,谓“

陈那【又称陈那菩萨,古印度中期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论师,佛教新因明学创始人】 – 人物百科

陈那(汉语拼音:Chenna;梵名:Dinnāga 或 Mahādinnāga,巴利文作Dinna;约440年-520年),又称陈那菩萨,古印度中期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论师,佛教新因明学创始人,生于南印香至国婆罗门家族,

月称【古印度佛教僧人,印度佛教大乘中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 人物百科

月称( Candrakīrti 生卒时间:约7世纪中叶),古印度佛教僧人,印度佛教大乘中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平不详,传说他出身于南印度萨曼多婆罗门种姓,少年出家,师承佛护的弟子莲花觉,精通佛护一系的中观学说,曾任那烂陀寺住持,并曾与月官进行过辩论,后又在南方,弘扬佛法,兴建寺庙,最后逝于摩笯藩伽山,他发挥了中观无自性学说,反对瑜伽行派的阿赖耶识,不同意立自证分,承认有离心的名言外境,但认为无论是世俗谛、胜义谛外境都无自性,反对清辨的世俗谛有自性,他把龙树的缘起性空的理论发展成性空缘起,并发展了如何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