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生【英国传教士,中国内地会创立者】 – 人物百科
戴德生( James Hudson Taylor ;1832~1905),英国传教士,中国内地会创立者,生于英国约克郡巴恩斯利,曾在赫尔和伦敦学医5年,1853年,受福汉会的派遣,先后在上海、汕头和宁波等地传教并行医,1857年向福汉会辞职,成为自立传教士,1865年创立内地会,同年发表其第一部著作《中国的精神需要和要求》,呼吁传教士来华传教,1866年率13名传教士再次来华,1875年7月发刊《中国大众》,1880~1881年先后去赣、鄂视察教务,1900年他曾参加纽约普世宣教会议,1853~1905年
张诚【中国清代来华的天主教传教士,法国人】 – 人物百科
张诚(汉语拼音:Zhang Cheng;英语:Gerbillon,Jean Franois),(1654~1707) 中国清代来华的天主教传教士,字实斋,法国人,生于凡尔登,1670年入耶稣会香槟省修道士传习所,1685年,受法王路易十四派遣,与一批耶稣会士来中国传教,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到达浙江宁波,次年抵北京,由葡萄牙人徐日昇神甫引荐觐见康熙帝,与白晋同在宫廷供职,同时学习汉、满文字,1689年,张诚和徐日踦被委任充当中俄尼布楚边界谈判的译员,1690年入宫为康熙帝讲授欧几里得原理、实用几何学及
尼勃尔【美国新教神学家、政治活动家】 – 人物百科
R.尼勃尔( Reinhold Nirbuhr ;1892~1971),美国新教神学家、政治活动家,为德国移民后裔,生于美国密苏里州赖特市,1910年大学毕业,1913年入伊甸神学院,1914年在耶鲁大学研究神学,获神学硕士和文学硕士学位,1915~1928年在底特律工业区任牧师,宣传社会福音与和平主义,1930年曾以社会党人身份当选国会议员,不久又退出该党加入民主党,还担任过纽约州自由党副主席,1928年起在纽约协和神学院执教,直至1960年退休,30年代中期曾竭力敦促美国政府放弃孤立主义立场,支持反纳
南怀仁【耶稣会传教士】 – 人物百科
南怀仁(1623~1688;Verbiest,Ferdinand),耶稣会传教士,字敦伯,一字勋卿,比利时人,1641年入耶稣会,清代顺治十五年(1658)抵中国澳门,次年,被派往陕西传教,十七年,奉诏进京协助汤若望纂修历法,康熙八年(1669),为钦天监监副,主持编制《时宪书》,奏请制造六件大型观象台天文仪器,即第谷式古典仪器——黄道经纬仪、天体仪、赤道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地平纬仪)、纪限仪(距度仪),至十三年完成(现存观象台),十五年,任耶稣会中国省区会长,十七年撰《康熙永年历法》32卷,可预推
格列高利一世【罗马教皇,基督教拉丁教父】 – 人物百科
格列高利一世(约540~604;Gregory Ⅰ),罗马教皇,基督教拉丁教父,曾当过隐修士、隐修院院长,590年被选为教皇,595年又兼任罗马行政长官,对罗马、意大利中部、西西里、撒丁尼亚和科西嘉进行政教合一的统治,格列高利一世自称天主的众仆之仆,提高罗马教皇的地位而削弱东罗马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的地位及职权,广建修道院,强调教规,一方面坚持修士要苦修服从,另一方面又允许修士从事经济活动,扩大教会的资产,其神学思想主要遵循奥古斯丁的学说,但较少强调预定论,著有《伦理丛谈》、《司牧训话》等,后世尊其为大格列高
诺克斯【16世纪苏格兰宗教改革的领导人】 – 人物百科
诺克斯(John Knox,1505—1572)16世纪苏格兰宗教改革的领导人,与基督教加尔文教派创始人加尔文过往甚密,积极推行加尔文教派的宗教及教育主张,与4个牧师合著《教规第一卷》,主张教会对学校直接负责;在教会控制下,为社会所有阶层建立一整套教育制度;不分性别或社会地位对儿童一视同仁;将加尔文的《教义问答》译成苏格兰本族语;运用教会的权威推行义务教育等,著有《苏格兰改革史》,
诚静怡【中国基督教牧师、神学博士】 – 人物百科
诚静怡(1881~1939),中国基督教牧师、神学博士,满族,北京人,1900年毕业于天津养正书院,1903年去伦敦,从事圣经翻译工作,后入苏格兰神学院攻读,回国后,在教会传道,并被按立为牧师,1910年去英国爱丁堡出席第一届世界宣教大会,1914年任中华续行委办会(在中国推行爱丁堡世界宣教大会决定事项之机构)干事,1916年袁世凯称帝,拟尊孔教为国教,他力加反对,发起信教自由运动,1922年去纽约协和神学院进修,1924年任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会长,在任期内推行“中华归主”等运动,1927年中华基督教会
里敕尔【德国新教神学家】 – 人物百科
里敕尔(汉语拼音:lǐ chì ěr),(1822~1889;Ritschl,Albrecht Benjamin),德国新教神学家,生于柏林,父亲为德国信义会监督,1839年就读于柏林大学,曾任波恩大学和哥廷根大学教授,他认为宗教是实践和体验的问题,主张神学摆脱形而上学的影响,返回上帝在基督身上的历史性启示,并特别强调上帝之国的观念,著有《神学与形而上学》、《称义与和解的教义》、《虔敬主义史》、《古代公教会的形成》等,作为自由主义神学的代表,其思想影响甚大,被后世人称为里敕尔主义,
维廉·奥康【中世纪基督教经院哲学家,神学家】 – 人物百科
维廉·奥康( William of Ockam ;约1285~约1349),中世纪基督教经院哲学家,神学家,生于英国伦敦附近苏里的奥康村,早年加入方济各会,1309年在牛津学习,1318年获神学硕士学位,并在牛津执教,由于他对神学和哲学问题的独立见解,牛津大学校长鲁特列尔认为有异端之嫌,拒绝给他颁发正式授课证,1324年,他被传讯到当时教廷所在地阿维尼翁,教皇约翰二十二世委任专门委员会审查他的著作,结果认定其中若干论点为谬误,但奥康本人并未受到正式谴责,在阿维尼翁时,他参加了关于方济各会守贫问题的辩论,与
李佳白【美国长老会来华传教士】 – 人物百科
李佳白(汉语拼音:lǐ jiā bái),(1857~1927;Reid,Gilbert),美国长老会来华传教士,1882年第一次来华,在山东传教,1894年第二次来华,创办尚贤堂,尚贤堂迁上海后,又组织过中外商务联合会、中外教务联合会,义和团运动时任英军翻译,1921年第三次来华后在京主编《国际公报》,卒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