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少山【中国京剧演员,工铜锤花脸,兼架子花脸】 – 人物百科

金少山(汉语拼音:jīn shǎo shān),(1889~1948),中国京剧演员,工铜锤花脸,兼架子花脸,满族,北京人,自幼随父金秀山学艺,兼学何桂山,并由韩乐卿传授武功,在做功方面受到黄润甫的熏染,何通海曾传授给他不少开场戏,因变声期较长,师从屈兆奎,学过诙谐戏,他正式拜师是小生德珺如,嗓音恢复后,到上海搭班长期演出,戏路逐渐宽广,他嗓音洪亮浑厚,高中低音都能响堂,在继承其父铜锤唱腔的基础上,吸收架子花脸的唱做,突破了两者严格分工的界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有金霸王之称,与郝寿臣并称黑金白郝,19

白驹荣【原名陈荣,中国粤剧演员,工小生】 – 人物百科

白驹荣(拼音:bái jū róng),(英语:Bai Jurong;1892~1974-02-13),中国粤剧演员,工小生,原名陈荣,号少波,广东顺德人,卒于广州,

郭品文【中国祁剧演员,工小生】 – 人物百科

郭品文(1891~1969),中国祁剧演员,工小生,湖南祁阳人,12岁入芝兰班品字科学艺6年,为何月波、何翠福的得意门生,他的演出活动遍及湖南、桂北等广大地区,曾是许多江湖班的台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参加公立剧团演出,并执教于戏校,培养出众多青年演员,他能文能武,唱做俱佳,表演刚柔相济,活泼灵巧,腕功、指功尤有绝招,擅长周瑜戏,有活周瑜之称,在祁剧小生中自成一派,代表剧目有《三气周瑜》、《活捉子都》、《白门楼》、《金龙探监》、《黄鹤楼》等,1955年,参加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以主演《黄鹤楼》获演

俞菊笙【中国京剧演员,工武生】 – 人物百科

俞菊笙【中国京剧演员,工武生】 – 人物百科

俞菊笙(汉语拼音:Yu Jushenɡ;1839~1914),中国京剧演员,工武生,名光耀、玉笙,字润仙,绰号“俞毛包”,原籍苏州,生于北京,幼年投张二奎门下,从杨二喜习武旦,后改武生,

余叔岩【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工老生】 – 人物百科

余叔岩(汉语拼音:Yu Shuyan,1890~1943),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工老生,名第祺,湖北罗田人,生于北京,京剧形成初期老生演员余三胜之孙,少年时曾以小小余三胜艺名在天津演出,幼承家学,后拜谭鑫培为师,技艺大进,成为谭派主要传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余派,余叔岩的嗓音虽欠洪亮,略带沙音,但清醇甜润别有韵味,被喻为云遮月,他唱腔刚健苍劲而又婉转甜润,精于音律,讲究字音声韵,做功细腻,功架优美,文武兼擅, 戏路宽广,较之谭鑫培 ,另有一番境界 ,代表剧目有《桑园寄子》、《打棍出箱》、《四郎探母》、《捉放

潘凤霞【原名王凤香,中国赣剧女演员】 – 人物百科

潘凤霞(1933~ ),中国赣剧女演员,原名王凤香,江西玉山人,出身艺人家庭,先后拜潘金晋、杨桂仙、朱寿山为师,学驮梁旦,她的戏路较宽,除演闺门旦、泼辣旦、小旦外,偶尔也串演老生、小生、彩旦,都有自己的特色,她主要在赣东北、闽北一带演出,唱腔圆润甜脆,喷口有力,善于抒发人物内心感情,她还注意吸收借鉴其他剧种,融会于赣剧的表演艺术中,代表剧目有《僧尼会》、《孟姜女》、《白蛇传》等,她演出的《珍珠记》、《还魂记》曾搬上银幕,潘凤霞还积极运用赣剧艺术表现现实生活,演出歌颂英雄人物的现代戏《江姐》、《方志敏》、《

丁果仙【艺名果子红,中国晋剧演员,晋剧史上第一位女须生】 – 人物百科

丁果仙(1909~1972),中国晋剧演员,为晋剧史上第一位女须生,艺名果子红,祖籍河北束鹿(今辛集市),幼年家贫,被太原丁氏收为养女,7岁拜孙竹林为师,11岁搭班演出,18岁誉满三晋,1936年赴北京演出,向京剧名家求教,吸收众家之长,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她创立了丁派表演艺术,对晋剧须生的表演艺术卓有贡献,尤以塑造品行耿直的苍头、院公和居官清廉的七品县令一类人物最为成功,她演出的《打金枝》摄制成艺术影片,代表剧目有《打金枝》、《蝴蝶杯》、《卖画劈门》、《空城计》、《芦花》、《日月图》、《八件衣》等,

孙菊仙【中国京剧演员,工老生】 – 人物百科

孙菊仙【中国京剧演员,工老生】 – 人物百科

孙菊仙(汉语拼音:Sun Juxiɑn;1841-01-23~1931-07-29),中国京剧演员,工老生,名濂,又名学年,号宝臣,生于天津,卒于天津,成名后,天津观众都叫他“老乡亲”,后便以此为艺名,

黄润甫【中国京剧演员,工架子花脸】 – 人物百科

黄润甫(1845~1916),中国京剧演员,工架子花脸,满族,北京人,初为票友,后拜四喜班朱志学为师,他的老师还有钱宝峰、庆春圃和徐宝成,他的曹操戏多宗其师而又有所发展,有“活曹操”之称,他曾细心观察当时清廷贵族和大太监的举止行动,提炼入戏,成功地塑造了金兀术、刘瑾等艺术形象,他的唱腔平直,但讲究字韵;唱法以炸音为主;韵白声慢而文,京白清脆嘹亮,尤重工架身段,讲究造型美,他的弟子侯喜瑞得其真传,郝寿臣虽非正式门人,但在表演上亦受其教益,代表剧目有《阳平关》、《李七长亭》、《打焦赞》、《法门寺》、《战宛城》

姜妙香【中国京剧演员】 – 人物百科

姜妙香(汉语拼音:jiāng miào xiāng),(1890~1972),中国京剧演员,祖籍河北河间,生于北京,原名汶,字慧波,7岁拜师学京剧,习旦脚,1901年入宝胜和班,1915年后入双庆班,改演小生戏,开始与梅兰芳合作,曾随梅兰芳剧团赴日本、中国香港<br />
<br />
演出,1951 年调任中国戏曲学校教授,演出的剧目有《穆柯寨》、《醉酒》、《宇宙锋》等,著有《谈梅兰芳的〈洛神〉》、《谈梅兰芳的〈黛玉葬花〉》等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