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师度【中国唐朝水利专家】 – 人物百科
姜师度(汉语拼音:jiāng shī dù),(约653~723),中国唐代水利专家,魏州魏县(今属河北)人,自神龙元年(705)任易州刺史后,历任沧州、蒲州、陕州、同州等地刺史,也作过中央政府的大理卿、司农卿和将作大匠,姜师度在地方郡守任上,热心为百姓办实事,开渠引水,发展灌溉,使百姓和国家双受益,为开元时期生产力发展作了贡献,开元十一年(723)因病而卒,时年七十余岁,
召信臣【西汉官员,父母官因他而来】 – 人物百科
召信臣(生卒年不详,活跃于西汉初元至竟宁年间——公元前48至前33年),字翁卿,西汉九江郡寿春(今安徽寿县)人,考中明经甲科,因此被举任为郎,在西汉宣帝时外放地方官曾任谷阳(今山东平阴西南)、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县令,后任零陵郡(今广西全州县西南)、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市)、河南郡(今内蒙古河套以南)太守和少府等职,
王景【中国东汉水利名臣】 – 人物百科
王景(约25~约85),中国东汉水利名臣,字仲通,原籍琅邪不其(今山东即墨西南)人,生于乐浪邯县(在今朝鲜境),卒于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县西南),青年时好学,擅长天文、数学,多技能,王景治河后黄河改行新道,900年中未有大改道,著有《大衍玄基》等,已佚失,

禹【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古帝,史前先民抗御洪水的代表人物】 – 人物百科
禹(汉语拼音:Yu;英语:Yu; Legendary Emperor Yu),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古帝,史前先民抗御洪水的代表人物,古史相传禹是夏后氏的先祖,姒姓,鲧之子、夏后启之父,继舜为部落联盟首领,后东巡狩至会稽而卒,后世称之为夏禹,禹因有功于民,死后被神化,配飨于帝,禹不仅是夏人的宗神,随着各古族以及部族集团的融合,这位抗御洪水的代表人物在历史上世代受到敬重,
阿基米德【古希腊数学家,物理学家,发明家】 – 人物百科
阿基米德(拼音:ā jī mǐ dé),(约前287~约前212;Archimedes),古希腊数学家,物理学家,发明家,从实验观测推导数学定律的先驱之一,阿基米德生于西西里岛的叙拉古,曾师从欧几里得学习数学,潜心于理论研究,他对数学最大的贡献是对几何学的研究,阿基米德的著述很多,流传下来的有《论球与圆柱》、《圆的度量》、《劈锥曲面与旋转椭圆体》、《论螺线》、《抛物线图形求积法》、《平面图形的平衡或其重心》、《数沙者》等,
汪胡桢【中国水利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人物百科
汪胡桢(1897~1989),中国水利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嘉兴人,1917年毕业于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23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是中国现代水利工程技术的开拓者,汪胡桢也是卓越的水利教育家,培养了几代水利建设人才,著有《水工隧洞的设计理论和计算》、《地下洞室的结构计算》等,
靳辅【清朝康熙时治河大臣】 – 人物百科
靳辅(汉语拼音:jìn fǔ),(1633-1692),字紫垣,祖籍历城,后迁辽阳,隶汉军镶黄旗,清顺治九年(1652年),由官学生考授国史院编修,此后历任内阁学士、安徽巡抚,康熙十六年(1677年)任河道总督,负责治理苏北水患,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靳辅以老病之躯再次出任河道总督,继续主持河务,三十一年(1692年)去世,谥“文襄”,后追封为太子太保、工部尚书,
周文德【华裔美国文学家】 – 人物百科
周文德(汉语拼音:Zhou Wende,1919~1981),华裔美国文学家 ,1919年10月7日生于中国杭州,1981年7月30日卒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周文德发展了实验流域水文模型;研制了新型的人工降雨装置;研究了许多水文随机模型和水资源模型;他与人合作研制的离散微分动态规划模型,为水资源系统的最优化提供了实用的方法,周文德著有《明渠水力学》和《应用水文学手册》等,发表论文200多篇,
潘家铮【中国水电工程专家,土木工程专家,双院士】 – 人物百科
潘家铮(1927~2012),中国水电工程专家,土木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27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结构力学,潘家铮设计中注意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推动技术的发展,研究和推导出不稳定场压力和封闭式排水设计理论等,潘家铮著有《重力坝的弹性理论计算》、《重力坝设计》、《水工结构分析文集》、《水工建筑物设计丛书》等,

钱正英【水利水电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 人物百科
钱正英(1923.07.04- )(女),水利水电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籍浙江省嘉兴市,出生于上海,1942年肄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水利部教授,1942年参加革命,先后在苏皖边区政府和黄河河务局从事治淮、治黄等水利工作,历任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长期主持中国的水利电力工作,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