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田昌一【日本理论物理学家】 – 人物百科

坂田昌一(Sakata Shyoichi ;1911~1970),日本理论物理学家,生于东京,卒于名古屋,1933年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物理系;1941年以《介子自发衰变的理论研究》的论文获理学博士学位;1942年任名古屋大学教授,在该大学创设基本粒子研究室,终生从事基本粒子理论研究,在发展介子理论和基本粒子结构模型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塞西尔·弗兰克·鲍威尔【英国物理学家】 – 人物百科

塞西尔·弗兰克·鲍威尔【英国物理学家】 – 人物百科

塞西尔·弗兰克·鲍威尔(Cecil Frank Powell ;1903~1969),英国物理学家,生于英格兰的汤布里奇,卒于意大利米兰附近,1925年毕业于剑桥的西尼·塞索克斯学院,1925~1927年作为E.卢瑟福和C.T.R.威耳孙的研究生在卡文迪什实验室做研究工作,1927年获博士学位,1928年去布里斯托尔大学威尔斯物理实验室工作,1948年升任教授,1964年任副校长,1961~1963年任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科学政策委员会委员,1949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还是苏联科学院院士,1964年担

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苏联理论物理学家】 – 人物百科

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苏联理论物理学家】 – 人物百科

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 Лев Давидович Ландау ;1908~1968),苏联理论物理学家,1908年1月22日生于巴库,幼年即显示出非凡的数学才能,13岁时学完中学课程,次年入巴库大学数理系和化学系,两年后转入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1926年他18岁时发表第一篇论文,阐述了关于双原子分子光谱的理论,1927年得博士学位,1929年他被派出国,先后到过德国、瑞士、英国和丹麦,在丹麦时,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学研究所的学术空气和N.玻尔的为人,给他深刻的影响,

朝永振一郎【日本理论物理学家】 – 人物百科

朝永振一郎【日本理论物理学家】 – 人物百科

朝永振一郎(Tomonaga Shinichirō ;1906~1979),日本理论物理学家,生于东京,卒于东京,1929年毕业于京都大学理学部物理学科,1937年留学德国,在W.K.海森伯的领导下研究原子核理论和量子理论,1939年底,回国接受东京帝国大学的理学博士学位,1941年,任东京文理科大学物理学教授,1949年赴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1951年回国,创建了东京大学原子核研究所,1956年以后,先后出任东京教育大学校长、日本学术会议会长、东京教育大学光学研究所所长,他还得到日本学士

路易·欧仁·费利克斯·奈耳【法国物理学家】 – 人物百科

路易·欧仁·费利克斯·奈耳(Louis-Eugène Félix Néel ;1904~2000),法国物理学家,生于里昂,卒于科雷兹省的布里夫,1928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932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37年起先后任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和格勒诺布尔大学教授,1953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63年任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主席,曾担任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指导委员会成员(1952),格勒诺布尔核研究中心主任(1956),格勒诺布尔磁学实验室主任(1945),不少外国科学院和大学授予他荣誉院士和教授

阿格·玻尔【丹麦物理学家,N.玻尔的第四子】 – 人物百科

阿格·玻尔【丹麦物理学家,N.玻尔的第四子】 – 人物百科

阿格·玻尔( Aage Bohr ;1922~2009),丹麦物理学家,N.玻尔的第四子,生于哥本哈根,卒于哥本哈根,曾就读于哥本哈根大学,因战争中断,于1954年取得博士学位,1943~1945年随父在美国参加曼哈顿计划,1946年回丹麦,1963~1970年继其父任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1964年改名为尼耳斯·玻尔研究所)所长,1975年任北欧理论原子物理研究所所长,

S.-D.泊松【法国数学家、力学家、物理学家】 – 人物百科

S.-D.泊松(Simeon-Denis Poisson;1781~1840),法国数学家、力学家、物理学家,1781年6月21日生于法国皮蒂维耶,1840年4月25日卒于法国索镇,泊松原读医科,1798年进巴黎综合工科学校改学数学,受到P.-S.拉普拉斯、J.-L.拉格朗日的赏识,180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802年任副教授,1806年任教授,1808年任法国经度局天文学家,1809年巴黎理学院成立,任该校数学教授,1812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奥斯特罗格拉茨基【俄国数学家,物理学家】 – 人物百科

奥斯特罗格拉茨基,M.V.(1801~1862;Ostrograski,Mikhail Vasilievich),俄国数学家,物理学家,1801年9月24日生于帕先纳亚,1862年1月1日卒于波尔塔瓦,早年在哈尔科夫大学学习,虽然成绩优异,但由于不信教而未获得 ,1822年留学巴黎,1828年返回俄国,1830年当选为彼得堡科学院院士,曾在彼得堡科学院和许多高等学校任教,他是俄国理论力学学派的创始人和彼得堡数学学派的奠基者之一,其科学研究涉及分析力学、理论力学、数学物理、概率论、数论和代数学等多方面,他最

普吕克【德国几何学家、实验物理学家】 – 人物百科

J.普吕克(Julius Plücker;1801~1868),德国几何学家、实验物理学家,1801年6月16日生于埃尔伯费尔德,1868年5月22日卒于波恩,曾在波恩、海德堡、柏林和巴黎学习,1824年获马尔堡大学博士学位,1829年为波恩大学副教授,1834年为哈雷大学数学教授,1836年任波恩大学数学和物理学教授,此后,他逐渐专心于实验物理学,直到晚年才又回到几何学,在当时的几何学中的综合与解析之争中,普吕克是解析派的代表人物,他按照G.蒙日的传统,发展了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和技巧,追求几何作图与解析

高琨【华裔物理学家、教育家,光纤通讯、电机工程专家】 – 人物百科

高琨【华裔物理学家、教育家,光纤通讯、电机工程专家】 – 人物百科

高锟(CharlesKuenKao,1933年11月4日-2018年9月23日),生于江苏省金山县(今上海市金山区),华裔物理学家、教育家,光纤通讯、电机工程专家,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拥有英国、美国国籍并持中国香港居民身份,被誉为“光纤之父”、“光纤通信之父”和“宽带教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