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志【中国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人物百科

秉志(汉语拼音:bǐng zhì),(英语:Bing Zhi),中国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满族,1886年4月9日生于河南开封,1965年2月21日卒于北京,秉志研究领域广泛,对动物区系分类学、生理学、昆虫学、动物形态学及古动物学等都卓有成就,尤精于动物生理解剖学和神经解剖,对白鼠交感神经的发展与性的关系的研究方面颇有创见,

郑樵【南宋史学家,博物学家】 – 人物百科

郑樵(汉语拼音:Zheng Qiao,1103~1162) ,南宋史学家,博物学家,字渔仲,世称夹漈先生,宋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郑樵的著述达80余种,但流传下来的仅有《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六经奥论》和《通志》等,《通志》为郑樵的代表作,该书收录了郑樵平生著述择要的二十略,其中的《昆虫草木略》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专门论述植物和动物的文献,

杨钟健【中国地质学家 ,古生物学家。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开创者,中国科学院院士】 – 人物百科

杨钟健(汉语拼音:Yang Zhongjian,1897~1979),中国地质学家 ,古生物学家,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开创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字克强,1897年6月1日生于陕西华县,1979年1月15日卒于北京,杨钟健一生共发表各类著作674篇(部),其中学术论文400多篇,出版了专著多种,

陈焕镛【中国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人物百科

陈焕镛【中国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人物百科

陈焕镛(汉语拼音:Chen Huanyong;英语:Chen Huanyong),中国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籍广东新会,1890年7月22日生于中国香港<br />
<br />
,1971年1月卒于广州,陈焕镛历任金陵大学、广东大学教授,广西大学森林系教授、系主任及广西经济植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植物志》副主编等职,

伍献文【中国动物学家】 – 人物百科

伍献文【中国动物学家】 – 人物百科

伍献文(1900年3月15日—1985年4月3日),中国动物学家,字显闻,出生于浙江瑞安,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三、四、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常委,

胡经甫【中国昆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人物百科

胡经甫(1896~1972),中国昆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籍广东三水,1896年11月21日生于上海,1972年2月1日卒于北京,从事生物学和昆虫学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作出重要贡献,所编《中国昆虫名录 》记载昆虫25目、392科、4968属、20069种,胡经甫著有《无脊椎动物学讲义》和《中国襀翅目昆虫志》等,

陈桢【中国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人物百科

陈桢(汉语拼音:Chen Zhen;英语:Chen Zhen),中国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字席三,原籍江西铅山,1894年2月8日生于江苏邗江 ,1957年11月15日卒于北京,陈桢长期从事生物学教育与科研工作,在许多大学先后开设了细胞学、组织学、系统动物学、动物生理学、动物遗传学等课程,并开创性地在北京大学首讲了中国生物学史;长期从事金鱼遗传与变异的系统研究,尔后又进行了动物行为学和生物学史的研究工作,

张景钺【中国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人物百科

张景钺(汉语拼音:Zhang Jingyue,1895~1975), 中国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籍江苏武进县,1895年10月29日生于湖北光化县,张景钺历任东南大学、北京大学教授、生物系主任,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植物学报》副主编等职,张景钺编写《植物系统学》一书,发表《蕨的根状茎组织起源和发育》、《被子植物苗端原生韧皮部的分化》等论文,

罗宗洛【中国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植物生理学创始人之一】 – 人物百科

罗宗洛(1898~1978),中国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898年8月2日生于浙江黄岩,1978年10月26日卒于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植物生理学创始人之一,罗宗洛著有《植物的耐寒性》、《低剂量的电离辐射对植物的影响》、《生长素在柳树插枝中的运转》等30余篇学术论文,

秦仁昌【中国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人物百科

秦仁昌(1898~1986),中国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898年2月15日生于江苏武进,1986年7月22日卒于北京,秦仁昌重点研究了蕨类植物中最大的水龙骨科的分类系统,把传统的、十分庞杂混乱的水龙骨科分为33科249属,震动了当时国际蕨类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蕨类植物系统学的研究和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