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尔吉斯【本名法奇玛·拉什德,印度电影女演员】 – 人物百科

纳尔吉斯【本名法奇玛·拉什德,印度电影女演员】 – 人物百科

纳尔吉斯(Nargis ;1929~1981),印度电影女演员,本名法奇玛·拉什德,1929年6月1日生于加尔各答,1981年5月3日卒于加尔各答,6岁时即曾在影片《寻求真理》(1935)中演过一个角色,曾就读于坎特伯雷大学,1943年拍摄《命运》一片,起用纳尔吉斯艺名,1949~1956年间,与R.卡普尔共主演15部影片,其中包括:《雨季》(1949)、《流浪者》(1951)、《420先生》(1955)等,1957年在印苏合拍片《三海旅行》中扮演主角,同年还主演了《印度──母亲》,1958年的《夜与日》

森达拉姆【印度电影制片人兼导演】 – 人物百科

森达拉姆(Vanakudre Shantaram;1901~1990),印度电影制片人兼导演,1901年生于戈尔哈布尔,少年时在地方剧团做拉幕员,兼演一些戏剧中的小角色,1921年,在马哈拉施特拉影片公司当勤杂工,曾在公司摄制的影片中扮演配角,显露了表演天才,后来,在公司经理的指导下,学习制片,逐渐成长为技艺超群的导演兼制片人,1928年,独自承担了影片《尼塔基·普拉卡尔》的导演,1929年,与人合股在戈尔哈布尔创立了“晨光影片公司”,第一部影片《黑天大神克里希纳》获得成功,后来,他连续导演了《世界不承认

夏姆·班尼戈尔【印度电影导演】 – 人物百科

夏姆·班尼戈尔(Shyam Benegal ;1934~ ),印度电影导演,生于海得拉巴一个婆罗门家庭,幼时随家居住在农村,学生时代,参加了海得拉巴附近特仑甘纳的农民起义运动,他自幼喜爱电影艺术,12岁时曾拍摄了自己家庭生活的短片,青年时创立了海得拉巴电影协会,积极开展活动,后来,在孟买林达广告公司任撰稿员,10年 编导了广告短片250部和纪录片30部,1970年正式从事电影导演工作,他导演的故事片《幼苗》(1974)、《黑夜的尽头》(1975)和《搅拌》(1976)都取材于儿时居住的农村,影片对地主阶级

莎伯娜姆【原名契尔娜,巴基斯坦女电影演员】 – 人物百科

莎伯娜姆(Shabnam ;1947~ ),巴基斯坦女电影演员,原名契尔娜,孟加拉族,她早先拍过几部孟加拉语影片,1962年因在乌尔都语片《月亮》中的成功表演一举成名,该片获1962年尼加尔最佳电影奖,莎伯娜姆也获该年度尼加尔最佳女配角奖,并被认为是巴基斯坦影坛最大的发现,莎伯娜姆共拍了100多部乌尔都语影片,许多影片都获得了成功,其中她因主演《默默无闻》和《距离》分别获得1984年和1985年的全国电影奖的最佳女演员奖,她主演的《镜子》创造了放映400个星期的最高纪录,1971~1983年9次荣获尼加尔

巴布拉·谢丽芙【巴基斯坦女电影演员】 – 人物百科

巴布拉·谢丽芙(Babra Shareef ;1951~ ),巴基斯坦女电影演员,她在电视广告和电视剧中的出色表演引起了电影界的注意,在著名导演S.苏莱曼的邀请下,她参加演出了影片《期待》(1974),从此步入影坛,1975年,她因主演《永恒的爱情》一举成名,荣获该年度尼加尔特别奖,1976~1984年,她又以《铁石心肠》、《谢芭娜》和《科伦坡小姐》3部影片3次获得尼加尔最佳女演员奖,成为继莎伯娜姆之后的影坛新星,1974~1985年,巴布拉·谢丽芙主演的影片近80部,其中《永恒的爱情》、《生命》和《不能

夏巴布·吉兰维【巴基斯坦电影制片人、发行人、导演、电影编剧,作家、诗人】 – 人物百科

夏巴布·吉兰维(Shabab Kairanvi ;1925~1983),巴基斯坦电影制片人、发行人、导演、电影编剧,作家、诗人,他从1949年起为电影创作歌词,后担任电影杂志《导演》的编辑,由他编剧并任制片人的第一部影片《仇恨》于1955年上映,60年代末,他创办了自己的电影发行机构和夏巴布电影制片厂,由他担任制片人、导演或兼任制片人和导演的影片达50部之多,他为巴基斯坦影坛引进了许多富有才华的新人,1970年,他导演的《人世间》获得4项尼加尔公共电影奖,1975年,由他编剧并导演的《永恒的爱情》又获7项

纳迪姆【巴基斯坦电影演员】 – 人物百科

纳迪姆(Nadeem ;1938~ ),巴基斯坦电影演员,曾就读于卡拉奇 学院,艺术生涯始于演唱歌曲,曾在卡拉奇的舞台上演唱过很长一段时间,他的第一部影片是1967年上映的《鹧鸪》,该片获1967年尼加尔最佳编剧奖,纳迪姆也荣获尼加尔最佳男演员奖,1967~1985年,纳迪姆共拍了100多部影片,获10次尼加尔最佳男演员奖,并获1985年全国电影奖的最佳男演员奖,主演的《生命》、《纯洁》、《田园情侣》等曾在中国上映,

纳齐尔【巴基斯坦电影制片人、导演、演员】 – 人物百科

纳齐尔(Nazir ;1902~1983),巴基斯坦电影制片人、导演、演员,他从20年代末就投身于电影业,1935年因在历史影片《旃陀罗·笈多》中饰演古代政治家阇那伽而成名,此后他参与了几十部影片的拍摄,并于1939年自己创办了电影制片厂,从1940年至1947年,他拍了不少影片,1947年以后纳齐尔作为制片人及导演,他为巴基斯坦电影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他担任制片人兼导演的旁遮普语影片《婚礼》(1949)是巴基斯坦独立后第一部成功的影片,

阿迦G.A.古尔【巴基斯坦电影制片人、发行人,常新电影制片厂的创始人】 – 人物百科

阿迦G.A.古尔(Agha G.A. Gul ;1913~1983),巴基斯坦电影制片人、发行人,常新电影制片厂的创始人,他从30年代起从事电影发行,尤其致力于在旁遮普省和西北边境省发行孟买生产的影片,巴基斯坦独立初期,他是印度电影在巴基斯坦的主要发行人,后利用发行印度电影的利润从事制片,拍出了《默默无闻的人》、《 犯》等较为成功的影片,1954年,他创立常新电影制片厂,并兼任制片人,1963~1964年,他曾任巴基斯坦电影制片人协会主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