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鲤庭【中国电影、戏剧导演,艺术理论家】 – 人物百科
陈鲤庭(1910–10–20~2013–8–27),中国电影、戏剧导演,艺术理论家,曾用名陈思白,笔名麒麟、C.C.T.等,上海人,在读上海大夏大学时翻译了剧本《月亮上升》,并把它改编为《三江好》,1931年,创作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1932年参加左翼剧联,1934年,任《晨报》影坛专栏的特约撰稿人,翻译介绍苏联的电影理论,如V. I.普多夫金的《电影演员论》等,其后导演《钦差大臣》、《复活》、《屈原》等名剧,1947年编写了第一部电影剧本《遥远的爱》,此后又导演了《幸福狂想曲》、《丽人行》,形成清丽

陈鲤庭简介_陈鲤庭的儿子_陈鲤庭的故事_陈鲤庭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陈鲤庭(1910–10–20~2013–8–27),中国电影、戏剧导演,艺术理论家,曾用名陈思白,笔名麒麟、C.C.T.等,上海人,在读上海大夏大学时翻译了剧本《月亮上升》,并把它改编为《三江好》,1931年,创作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1932年参加左翼剧联,1934年,任《晨报》影坛专栏的特约撰稿人,翻译介绍苏联的电影理论,如V. I.普多夫金的《电影演员论》等,其后导演《钦差大臣》、《复活》、《屈原》等名剧,1947年编写了第一部电影剧本《遥远的爱》,此后又导演了《幸福狂想曲》、《丽人行》,形成清丽

陈鲤庭简介_陈鲤庭的儿子_陈鲤庭的故事_陈鲤庭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陈鲤庭(1910–10–20~2013–8–27),中国电影、戏剧导演,艺术理论家,曾用名陈思白,笔名麒麟、C.C.T.等,上海人,在读上海大夏大学时翻译了剧本《月亮上升》,并把它改编为《三江好》,1931年,创作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1932年参加左翼剧联,1934年,任《晨报》影坛专栏的特约撰稿人,翻译介绍苏联的电影理论,如V. I.普多夫金的《电影演员论》等,其后导演《钦差大臣》、《复活》、《屈原》等名剧,1947年编写了第一部电影剧本《遥远的爱》,此后又导演了《幸福狂想曲》、《丽人行》,形成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