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六博 菊江历史网

六博 菊江历史网

六博简介

六博

六博(Six-throwing-chopstick Board Game Set),中国古代博戏用具。

战国至汉代盛行。

博指博箸,一套博具中有6根箸,故名六博。

除箸以外,对博的双方各有6枚棋子,棋子布于博局,局上有TLV形的棋路,名“曲道”,其形式仿自栻盘。

栻盘上的相生、相克、生门、死门等说,对博局产生影响,因而博局上的“十二道”中就有不利行棋的所谓“恶道”。

行棋之前要投箸,根据投的结果决定行棋的步子。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博箸是用半边细竹管中间填金属粉再髹漆而成,剖面呈新月形,目的可能是为了使它能够翻转,以便出现不同的筹码。

西汉时有些博具中开始用茕代替博箸,它是一种18面体的球形物,更易于滚动,其中16面上刻1~16数字,另在相对的两面上刻“骄”、“涳”2字,含有胜、负之意。

一套博具中有用1茕的,也有用2茕的。

六博的棋子多以象牙、水晶、玉石或铜制作,一般均大小相同,分成黑白两组,各6枚,但也有每组合1大5 小的。

在投箸或投茕行棋的过程中,达到某种地步后,棋子中的一颗成为枭棋,一方将对方的枭杀掉,乃取胜。

具体博法唐时已失传,今不知其详。

存世的博具皆为秦、汉遗物。

完整而成套者除上述云梦秦墓出土的以外,湖北江陵凤凰山8号西汉墓及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西汉墓亦各出一套。

马王堆的博具盛在漆盒中,与该墓遗策中的记载相合,最为明确而精致。

还有一些不成套的博具在北京大葆台,山东临沂、临淄,江苏徐州、江都,湖北宜昌,广东广州,广西西林、贵县等地的汉墓中均有出土。

汉代的博戏俑和画像石中的博戏图亦不乏其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4423.html

明清硬木家具 菊江历史网

四川汉代说唱俑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