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玻璃器简介
先秦玻璃器(Glasses of the Pre-Qin Period),中国发现最早的玻璃器始于春秋末、战国初。
这个时期的玻璃器数量少,品种单一,仅有套色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和嵌在剑格上的小块玻璃。
战国早期的玻璃器数量有所增加,仍以蜻蜓眼等小型珠饰为主。
战国中晚期玻璃器的数量及品种增加,除了珠、管小型装饰品外,增添了璧、剑饰、印章等典型中国式样的玻璃器,这个时期一般的士和庶民也可以用玻璃器随葬。
西周玻璃器
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陕西宝鸡茹家庄訟伯夫妇墓,以及洛阳中州路、庞家沟,陕西沣西、张家坡等地西周墓出土了一些人造珠管,外表呈白色、浅绿、浅粉色,不透明,质地疏松,有人称这些人造珠管为西周玻璃,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玻璃。
但多种物理化学性质的测试结果表明,这种珠管的内部主要是晶体状二氧化硅,而不是玻璃态。
因此有人主张称这种珠子为“人造多晶石英珠”,有人主张用这种材料的外文译音“费昂斯”,还有人认为这种珠子与中国玻璃的发明可能有直接关系,可以称为“原始玻璃”。
春秋末、战国初玻璃器
这个时期的玻璃器集中出土于贵族大墓。
河南固始侯古堆1号墓出土有3颗蜻蜓眼式玻璃珠,球状,直径约1厘米,中间穿孔,在绿色玻璃基体上嵌入蓝、白两种色调的玻璃乳纹。
经检测,含氧化钠10.94%,氧化钙9.42%,为典型的钠钙玻璃。
此外,河南辉县征集的吴王夫差剑,剑格上嵌有3块透明程度较高的玻璃块;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剑格上也嵌有蓝色玻璃。
两把剑都经过 X荧光无损分析,玻璃中都不含有铅钡。
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有73颗蜻蜓眼式玻璃珠,球状,直径约1厘米,蓝色玻璃基体上嵌有白、棕等色玻璃花纹。
对这个时期玻璃器的来源目前还有不同看法。
有人根据固始侯古堆1号墓的蜻蜓眼式玻璃珠与同时期埃及、西亚大量生产的玻璃珠在器形、纹饰及成分上很相似,推断所发现的春秋末、战国初的这几件玻璃制品很可能是从西方输入的。
也有人根据墓主人的特殊身份及墓中其他精湛的工艺品,推断这几件玻璃器是中国当时的高级艺人的作品。
战国中晚期玻璃器
数量及品种增加。
除珠、管外,增添了璧、剑饰、印章等品种。
玻璃珠多呈球状,少数作橄榄形或棱柱形,中穿小孔。
体积一般略大于战国早期的珠子,球径约1~2厘米。
玻璃管多圆柱体,个别呈棱柱体,一般长2~4厘米。
珠管周身饰以稍外凸的蜻蜓眼式的圆形物,其上往往有蓝白相间的圆圈纹,有的还有小白点或蓝点相连组成的菱形纹饰。
玻璃璧从战国中期出现,延续到汉代。
璧的形状与玉璧基本相同,都是圆形扁平体,中有一圆孔。
璧的外径约7.9~14.1厘米。
有浅绿、乳白、米黄、深绿等颜色。
玻璃璧的纹饰较简单,多为谷纹和云纹(见图)。
玻璃剑饰分剑管、剑珥和剑珌。
剑首为圆饼状,中间稍凹,背面中心有一小柱状物,可与剑柄相接,直径约为4.5厘米,印有谷纹、柿蒂纹和蟠螭纹,多为浅绿色、米黄色和乳白色。
剑珥均为长条形,两端微卷,下有一长方形穿孔,一般长6~8厘米,宽1.5~2厘米。
玻璃印共出土3件。
四川犍为出土2件,为乳黄色圆面印,背有管状纽或鹰嘴形纽,印面为四叶纹或花蒂纹。
湖南长沙左家塘出土1件绿色方印,印面边长0.95厘米,高0.8厘米。
印面有篆体“中身”2字。
战国中、晚期的玻璃珠、璧的成分测试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属于铅钡玻璃。
氧化铅含量高达26.51~48.50%,氧化钡含量一般在5.92~19.2%。
这种成分的玻璃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在19世纪之前,无论是欧洲、北非,还是西亚的玻璃都不含有钡,因此含有氧化钡是战国至秦汉中国玻璃的显著特征。
由于战国中、晚期的玻璃璧、剑饰和印章都是典型的中国式样,玻璃珠、璧的成分与西亚产品有着明显差异,所以学术界对战国中、晚期的大量玻璃器都是中国的制品没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