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罗马古城遗址 菊江历史网

罗马古城遗址 菊江历史网

罗马古城遗址简介

罗马古城遗址

罗马古城遗址(Site of Ancient Rome),古罗马时代都城遗址。

得名于传说中的建城者罗慕洛。

位于今意大利罗马市区内,濒临台伯河畔。

年代为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5世纪。

为古代世界最大城市之一。

城市核心部分在中世纪时逐渐荒废,文艺复兴以后才得到保护清理,但相当部分仍被压在今日罗马街区之下。

建城始末及市区规划

据罗马历史传说,罗马第一位国王罗慕洛于前 753年建罗马城,但传说内容不能为据。

目前考古工作证明,罗马地区最早的遗迹可上溯至前1500年,在微兰诺微文化时期已形成农业村落。

前8世纪以后,墓葬遗迹渐多,表明居民增加,且有新来移民,但尚未形成城市。

前7世纪末或前6世纪初,罗马受伊特鲁里亚文化影响,建立奴隶制国家,始建罗马城。

罗马古城中心最重要的罗马广场,前6世纪初已渐由墓地改为市集。

为了改造广场所在的低地沼泽,开始建造地下水沟,并以砾石铺筑地面。

前6世纪中叶,广场上已有砖砌建筑,并修建最早的罗马城墙。

此时约当历史传说中王政时代最后3个属于伊特鲁里亚血统的国王之时,因此初建之罗马城应属伊特鲁里亚式城市。

前510年,罗马废除王政建立共和,至前4世纪成为意大利中部强国,城市建设亦粗具规模。

前378年扩建城墙,市区已包括帕拉蒂诺、卡皮托利诺、埃斯奎利诺、维米纳莱、奎里那莱、凯里、阿文蒂诺7座山丘,西临台伯河,南北长约6200米,东西宽约3500米,呈不规则状。

市场仍为全城中心,城内还有要塞、神庙、商业区及广场等。

至共和后期,罗马统治了整个地中海区域,罗马城也迅速扩大,市区向北延伸。

前1世纪后,罗马独裁者和帝国各皇帝大兴土木建造宫室、庙宇及各种宏伟工程,遂使罗马成为古代最大城市之一。

公元270~275年,罗马皇帝奥勒利安修筑总长达16公里的新城墙,罗马城较共和时期扩大近两倍,人口约80万至120万。

城墙以混凝土筑成,砖石铺面,有20余座城门,部分城墙至今犹存。

主要遗迹

罗马城于410年首次被外敌攻陷,后又多次遭受攻掠,破坏甚烈,日趋荒废。

现存的主要建筑遗迹有:

罗马广场及卡皮托利诺山建筑群

罗马广场呈长方形,东西长约38米,南北宽21米,东端有圣道通达城门,周围有维纳斯-罗马神庙、君士坦丁大会堂、罗慕洛庙、凯撒庙、萨图恩神庙、罗斯特拉演讲台、元老院集会场所──库里亚会堂、爱米努斯大会堂、朱莉娅大会堂等建筑,广场中及圣道上还有多座纪念柱和凯旋门。

除库里亚会堂已修复屋顶外,其余仅存地基、柱础或少数墙垣、石柱。

罗马建筑沿袭希腊传统,神庙用柱廊环绕,但又有创造,广泛使用拱门。

卡皮托利诺山位于罗马广场西北,前509年在山上建奉祀天神朱庇特、天后朱诺和智慧女神弥涅尔瓦的三神庙,后代又不断重修,但在中世纪时被彻底破坏。

山东麓则有档案馆、协和神庙等建筑,亦遭破毁。

帕拉蒂诺皇宫

建于罗马广场西南的帕拉蒂诺山上。

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即屋大维,前63~公元14)首先在帕拉蒂诺山之吉尔马鲁斯高地建宫殿,后代以此为核心扩建。

至3世纪,经历代皇帝修建,帕拉蒂诺皇宫已发展为包括大量厅堂、浴室及赛车场、剧场等的庞大建筑群。

现已全属废墟。

圆形大剧场

位于罗马广场东端的维纳斯-罗马神庙之东,是古代规模最大的剧场,建于公元70~82年。

结构类似现代运动场,舞台居中,四周筑阶梯形露天观众席,外部高48.5米,椭圆长188米,宽155米,可容观众5万,舞台长约86米,宽约57米,用于表演角斗及人兽斗等节目,并可灌水成池表演海战。

建筑工程广泛使用拱券和用火山灰制成的混凝土。

外部门面分为4层,顶层为墙面,一、二、三层依次为多里安、爱奥尼亚、科林斯古典柱式组成的拱廊。

这种柱式结合拱门的拱廊是罗马建筑的特点,美观实用,对后世建筑影响甚大。

现部分主体结构尚较完整。

万神殿

位于古城西北部,是至今犹存的罗马最大建筑杰作。

建于118~125年间,由公元初建成的柱廊式神庙扩展而成,门西仍为柱廊,庙内主体是圆形大厅,上覆圆顶。

大厅直径43.5米,圆顶高度42.7米,圆顶中央开一直径9米的圆形天窗取光,结构严密,气魄雄伟。

其圆顶工程及形制对欧洲建筑有深远影响。

引水道

为解决城内用水,前312年建造了一条长16公里的地下引水道,自东郊引泉水入城。

前2世纪中叶,开始架设地上引水道。

第1条地上水道建于前114年,全长86.6公里,其后各代又陆续兴建。

为引水上山,部分水道高达49米,为显示城市豪华,还附有装饰,是古罗马工程奇迹之一。

部分引水道建筑至今犹存。

罗马城的建筑除以上例举者外,还有皇帝广场群、道路、浴室、体育场、图书馆、剧场等,其中图拉真广场上的图拉真纪念柱高达38.7米,内筑梯道,柱体环绕螺旋状浮雕带,总长达190米,刻画人物2500余个,为古代浮雕中的杰作。

罗马城的建筑宏伟壮丽,具有高度的科学水平。

其装饰浮雕和雕像直接影响于文艺复兴的发展,也对欧洲近代文化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4943.html

美洲考古基本条目 菊江历史网

黑海北岸古典城市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