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萨尔马泰文化简介
萨尔马泰文化(汉语拼音:Saermatai Wenhua;英语:Sarmatian Culture),欧亚草原地带的早期铁器时代文化。
年代为公元前7~公元4世纪。
前期分布于中亚北部至里海北岸;公元前2世纪起,向西扩展到黑海北岸,更远达到多瑙河流域。
萨尔马泰最初被称作萨夫罗马泰,见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等人的著作;公元前4世纪后半叶起称萨尔马泰。
中国文献所记“奄蔡”即是萨尔马泰人的支系阿兰人。
该文化有设防的古城,以托博尔河西岸的丘达基古城最为重要。
该城为不规则椭圆形,周围有2米深的壕沟,房屋由前后两室组成,面积甚大,墙壁涂泥。
该文化的墓葬多为土葬,单人葬居多,随葬品有祭肉、兵器、马具、陶器和饰物。
另有氏族部落贵族、军事首领的厚葬冢墓。
经济以游牧为基础,后期发展到骑马游牧阶段。
也有不发达的农业,以及制陶、铸造、纺织和手工加工业。
兵器多铁制。
装饰纹样以野兽纹居多。
人骨资料表明,萨尔马泰人主要属欧罗巴人种的安德罗诺沃类型和帕米尔费尔干纳类型。
该文化起源于中亚,或乌拉尔以东的安 德罗诺沃文化。
与波斯、中亚塞种、黑海北岸斯基泰文化及中国均有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