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魏洛阳辟雍遗址简介
汉魏洛阳辟雍遗址,位于河南偃师佃庄乡岗上村,汉魏洛阳故城南郊、明堂遗址东侧。
辟雍亦称“璧雍”,取其“四面周水圆如璧”而名,为王朝“行礼乐,宣德化”之场所。
洛阳辟雍始建于东汉建武中元元年(公元56年),曹魏、西晋于旧址重建。
1931年出土晋武帝三临辟雍碑,1974年出土该碑碑座。
1972年发掘。
遗址平面呈正方形,边长370米,最外围为“环水”,遗址中心为长方形夯土殿基,东西长42余米,南北宽28余米,残高0.56米。
在中心殿基四面,各有一组建筑,每组前方各有左右两阙和两阙间的建筑组成。
环水水源通过一条砖砌涵洞自北面到达遗址北部正中,然后向东、西两个方向分流,各流出180米以后折而向南,直到遗址以南,尚未见转折闭合遗迹。
辟雍遗址是东汉皇家礼制建筑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