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昙石山遗址 菊江历史网

昙石山遗址 菊江历史网

昙石山遗址简介

昙石山遗址,中国东南沿海闽江下游以新石器时代文化为主的贝丘遗址。

位于福建省闽侯县恒心乡。

1954~1974年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福建省博物馆、厦门大学等单位 7次进行发掘。

堆积中普遍含有海生介壳。

下层和中层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性质相同,衔接紧密。

以其为代表的一类遗存被命名为昙石山文化。

下层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为公元前1300年,数据似偏晚。

上层出土大量几何印纹硬陶,应属青铜时代。

在中层发现横穴式陶窑5座,集中分布在近10平方米的缓坡地段,都是利用缓坡地面直接挖筑而成。

在中、下层发现墓葬30多座。

成人和儿童采用竖穴土坑单人仰身直肢葬,墓坑深浅不等,未发现葬具。

少数死者生前拔牙。

随葬器物不甚丰富,主要是釜、豆、壶等陶器,极少见石器。

最多的一座有随葬品16件,也有少数墓无一物。

在新石器层中还发现有猪、狗等家畜的骨骼。

生产工具中石锛很多,以一面扁平、一面有人字形纵脊(横剖面呈三角形)的石锛最具特色,还有极少的有段石锛。

此外有收割工具石镰以及陶网坠、石镞、骨镞等渔猎工具。

陶器以釜、豆、簋、壶、杯为主。

纹饰有绳纹、篮纹、镂孔等,特征鲜明的是绘红色条带、卵点纹的彩陶(见彩图)和饰曲尺纹、叶脉纹等纹饰的少量几何印纹陶。

下层陶器多红陶,中层多灰陶,两层的同类陶器形制存在差别,反映了昙石山文化的演变发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6523.html

寺墩遗址 菊江历史网

仙人洞遗址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