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峙峪文化 菊江历史网

峙峪文化 菊江历史网

峙峪文化简介

峙峪文化(汉语拼音:Shiyu Wenhua;英语:Shiyu Culture),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因发现于山西朔州市峙峪村而得名。

1963年发现并发掘。

碳–14法测年为距今28,945±1,370年。

此文化的石器显示出细石器工艺的因素,被认为是华北地区典型细石器工艺的先驱。

文化遗物包括1.5万余件石制品、1件骨制尖状器、一些有刻划痕迹的骨片和1件穿孔石墨装饰品等,还发现晚期智人枕骨和大量动物化石。

石制品以细小为主要特征,石器主要有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等。

已掌握以间接打击法生产小石叶的先进技术。

一些石器具有鲜明的进步性质:水晶制成的斧形小石刀可能是加柄的复合工具,石镞是出现狩猎工具弓箭的物证。

峙峪遗址出土马类牙齿4,000余枚,分别属于120多匹野马和88头野驴,表明当时狩猎经济取得明显发展,已知根据兽类的活动,较集中地猎获一二种大动物。

峙峪动物群中有蹄类动物比重较大,如蒙古野马、野驴和普氏小羚羊等,它们反映的是比较干燥、夹杂有灌木林的草原型环境。

当时的年平均气温较现在为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6707.html

西南地区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文化 菊江历史网

小长梁旧石器地点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