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经简介
石经,中国古代刻于石碑、摩崖上的儒家经籍和佛教、道教经典。
儒家石经出现于汉代。
目前有文字可考的儒家石经有7种:①东汉的熹平石经,又称一体石经。
②曹魏的正始石经,又称三体石经。
③唐代的开成石经,包括十二经刻石,又称唐石经。
④五代的蜀石经。
⑤北宋石经,当时又称汴学石经。
⑥南宋石经,又称宋高宗御书石经。
⑦清石经。
佛教石经出现于北魏末年,盛行于北齐、北周,以北京云居寺房山石经最为著名。
道教石经始于唐代中叶,宋元时期盛行,所刻内容主要是“道德经”。
明清以来,一些学者曾对石经进行研究,明清之际顾炎武的《石经考》,清代万斯同的《石经考》,近人马衡的《汉石经集存》及张国淦的《历代石经考》等书,对石经的源流、文字等均有研究、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