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中石器时代 菊江历史网

中石器时代 菊江历史网

中石器时代简介

中石器时代(汉语拼音:Zhongshiqi Shidai;英语:Mesolithic Period),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带有过渡性质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为直接取之于自然的采集性经济发达,并孕育着生产性经济的时期。

始于公元前1万多年,在世界各地结束年代不一。

此时最后一次冰期逐渐消退,气候转暖,趋向好转的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也有磨制的骨角器和蚌器。

细石器发达和盛行,出现以细石叶为石刃镶嵌在骨、木柄上的复合工具。

弓箭和石矛的普及提高了狩猎能力。

有的地方已知定期采收野生谷物。

有的地区大量捕捞水生软体动物和鱼类。

狗已被驯养为最早的家畜。

经济生活以渔猎和采集为主,总体水平远比旧石器时代晚期进步。

中石器时代欧洲

中石器时代约始于公元前第9千纪末或前第8千纪初,结束于前第6千纪至前第4千纪。

主要文化有阿齐尔文化、塔德努瓦文化、马格勒莫瑟文化等,盛行几何形细石器。

发现大量石镞,有木弓实物出土。

鱼叉、鱼网的使用已相当普遍,发明了木桨和独木舟。

有的遗址发现家畜狗的骨骼,一些海滨遗址有贝丘。

人们既过穴居生活,也住季节性的木构茅棚。

阿齐尔文化有彩绘砾石和主要表现狩猎、舞蹈的岩画。

中石器时代非洲

南非地区约于公元前1万~前8000年进入中石器时代。

代表性的是威尔顿文化和斯密斯菲尔德文化,居民按季节迁徙,从事采集和渔猎活动。

工具有鱼叉、罗网和箭头涂毒药的弓箭等。

发现大量富于写实性的洞穴壁画和岩雕。

中石器时代西亚

中石器时代的年代约为公元前1.5万~前8000年。

大致以前1万年为界,前期为旧石器向中石器过渡的阶段,后期为典型的中石器阶段。

后期的纳吐夫文化是西亚中石器时代最重要的文化,发展水平较高,可能由前期的凯巴拉文化发展而来。

典型工具为几何形细石器,除充当矛头、箭头外,还用于制作石刃骨柄镰,它可能主要用于收割野生的大麦、小麦,这已是农业起源的前奏。

碾磨野生谷物的工具有石磨盘、臼和杵。

捕鱼工具有骨鱼叉和鱼钩。

已饲养家犬。

人们开始定居,屋群附近散布窖穴,初具村落规模。

中石器时代中亚

中石器时代的年代约为公元前1万~前第6千纪。

细石器包括非几何形和几何形两类。

里海东岸的卡伊利乌诸洞穴,细石器多呈几何形;帕米尔东部的一些地点,细石器为非几何形。

乌兹别克斯坦的扎拉乌特卡马尔洞穴有大量岩画,内容为动物和狩猎场面:猎手使用弓箭,有狗相助捕猎。

中石器时代中国

中石器时代遗存的年代始于前1万多年,基本可分为北方与南方两大区域或系统。

北方地区遗址绝大多数处于旷野,流行非几何形细石器,有些还包含制作精细的石片石器和砾石石器,显示出以迁徙性狩猎采集为主的特点。

代表性的遗存和地点有陕西大荔沙苑文化、河南许昌灵井、山东临沂凤凰岭、江苏东海大贤庄、内蒙古海拉尔松山等;山西的下川文化可能也延伸至中石器时代。

南方地区多洞穴遗址,文化堆积中常含较多介壳,以大中型的打制陡刃砾石石器为主要器种,也有一些具细石器风貌的小石器、局部磨制的石器和磨制骨角蚌器等,反映出采集狩猎捕捞的经济生活特点。

主要地点和遗存有广东阳春独石仔、封开黄岩洞、英德牛栏洞二期,广西柳州白莲洞二期,江西万年吊桶环中层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6947.html

铜石并用时代 菊江历史网

史前考古学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