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体质人类学 菊江历史网

体质人类学 菊江历史网

体质人类学简介

体质人类学(汉语拼音:Tizhi Renleixue;英语:Physical Anthropology),人类学分支学科。

从生物学角度研究人类,探讨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在体质和行为上的异同,人类自身的起源和进化、演变过程,人类种群的体质特征差异,人类种族的分类及种族的地理分布状况,人种差异的形成原因及人种差异的意义等问题。

根据所探讨的问题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不同,传统上体质人类学再被细分成灵长目学、古人类学、种族人类学、人种测量学等分支学科。

灵长目学主要通过比较人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在身体构造和行为上的异同来探讨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

古人类学通过考古发掘出来的古代人类骨骼、古人类及与之近似的动物化石来研究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演变过程。

种族人类学主要研究种族分类、种族的起源和演变、种族体征差异的意义。

不同种族的人体测量学主要对人类各种群的体质进行测量,对各种族的肤色、发型、头型和体质进行分类和比较研究。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体质人类学不断同有关学科相结合,又产生了诸如优生学、营养人类学、医药人类学、分子人类学等边缘分支学科。

体质人类学源于16世纪。

1501年,德国学者M.亨德发表了以人类学一词为书名的著作,论述了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

1871年,英国学者始将人类学中研究人类体质的领域称为体质人类学。

早期的体质人类学研究仅限于认识人自身的身体构造、人体测量和人种划分。

伴随考古学的发展和生物进化论的确立,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人类自身的起源和进化、演变等问题成了关注的焦点。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人们对于人种体质特征的研究,一般仅限于对人的发色、发型、眼色、肤色、面部平度、鼻部形态、唇部厚度、头型、身高等外显的体征形态进行测量、分类和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对人种体征的研究已深入到基因遗传频率和生物化学等领域,并开始倾向于根据基因分布情况,把家庭、家族或其他一些地域性种群,而不是把种族当作为具有研究意义的单位。

体质人类学对人们客观地认识自身,扫除迷信,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改善人们的卫生健康状况,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6949.html

铜石并用时代 菊江历史网

史前考古学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