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阿根廷历史 菊江历史网

阿根廷历史 菊江历史网

阿根廷历史简介

阿根廷历史(history of Argentina),阿根廷共和国位于南美洲南部。

阿根廷原文Argen-tina,系由拉丁文Argentum(意为“白银”)转化而来。

面积27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4503万(2019年估计),其中白种人占97%,多为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移民后裔,印第安人占2.5%。

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

90%以上的居民信奉天主教,2%的居民信奉犹太教。

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印第安人时期

西班牙人入侵以前,阿根廷居住着约30万印第安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山区、东北部林区、拉普拉塔河流域、潘帕斯平原、巴塔哥尼亚及火地岛等地。

大部分印第安部族处于原始公社阶段;少数部族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在玉米、马铃薯、烟草等的种植,石砌住房、灌溉系统、道路桥梁的修建以及弓箭、戈矛、陶器的制造和纺织诸方面,已经具有一定水平。

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分两路侵入阿根廷。

一路从大西洋侵入拉普拉塔河地区。

1527年由S.卡波特率领的西班牙考察队在巴拉那河罗萨里奥附近的圣斯皮里图斯建立第一个西班牙殖民据点。

1536年2月,A.de门多萨率领的另一支西班牙远征队到达拉普拉塔河地区,建立布宜诺斯艾利斯城,阿根廷遂沦为西班牙殖民地。

1541年,布宜诺斯艾利斯城被起而反抗的印第安人焚毁。

1580年西班牙在亚松森的统治者J.de加拉伊重建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将该地划归亚松森管辖。

另一路从智利侵入阿根廷西北部地区,并将这部分土地划归智利都督区管辖。

到16世纪末,西班牙殖民者已征服阿根廷中部、东北部和西北部地区。

1776年,殖民者设置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首府的拉普拉塔总督辖区。

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实行极其野蛮的大屠杀,把封建奴役性的“监护制”和“米塔制”强加在印第安人头上,激起印第安人多次起义。

17世纪初,阿根廷农业和畜牧业开始有一定发展。

到18世纪末,阿根廷畜牧业取得很大发展,皮货、腌肉和油脂出口显著增长,并出现了纺织业和造船业。

独立运动

西班牙人的殖民统治不断引起印第安人的反抗。

土生白人由于受到宗主国的歧视,尤其深受宗主国贸易垄断政策之害,分离行动也日益加剧。

18世纪末叶,法国大革命和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独立战争,以及导致这些历史事件的政治、经济思潮的传播,促进了阿根廷独立运动的发展。

1806和1807年,英国军队两次入侵拉普拉塔地区,均遭失败。

抗英斗争的胜利,鼓舞并推动了拉普拉塔地区人民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和争取独立的斗争。

1808年拿破仑一世入侵西班牙,这成为阿根廷人民争取独立的良好时机。

1810年5月25日,布宜诺斯艾利斯人民在革命领袖M.莫雷诺和M.贝尔格拉诺等人领导下发动革命,成立拉普拉塔临时政府,史称“五月革命”。

五月革命胜利后不久,西班牙调集殖民军向拉普拉塔爱国军民反扑。

1812年9月24日,贝尔格拉诺率领北方军在图库曼城下击败殖民军。

1813年2月3日,J.de圣马丁指挥的骑兵团在圣洛伦索战役中击败殖民军对拉普拉塔地区爱国军的进攻。

1816年7月9日,爱国者在图库曼召开国民会议,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布拉普拉塔联合省独立。

内部纷争和国家统一

拉普拉塔联合省独立后,地主资产阶级政权内部产生严重的政治分歧,集权派和联邦派的斗争日益激化。

集权派反映沿海和沿河地区自由派地主和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力图扩大国内外市场,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体,为发展资本主义创造条件;联邦派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和各省军阀利益,主张建立联邦制政府,各省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

1820年,集权派和联邦派的斗争达到高峰。

此后,阿根廷政局动荡,国家长期处于分裂和内战状态,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

1825~1828年与巴西进行争夺乌拉圭的战争(见乌拉圭战争)。

1826年2月7日,B.里瓦达维亚被选为拉普拉塔联合省第一任总统,并致力于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

1826年12月24日,议会通过促进国家统一、反映集权派主张的宪法,但遭到联邦派的激烈反对。

1827年6月28日,里瓦达维亚被迫辞职。

1829年12月,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武装部队司令J.M.de罗萨斯在联邦派支持下担任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省长。

1833~1834年,罗萨斯发动讨伐南部印第安人的“荒漠远征”。

1835年强迫省立法会议授予他“无限权力”,建立了阿根廷历史上最残酷的独裁统治。

他依靠大地主和教会反动势力,镇压一切反对派,屠杀印第安人;对外则对玻利维亚、巴拉圭和乌拉圭进行一系列战争,并引进大量英国资本。

1852年2月3日,罗萨斯政权被联邦派J.J.de乌尔基萨所推翻。

1852年,乌尔基萨主持召开圣菲制宪会议。

1853年5月1日,制宪会议公布阿根廷国家宪法。

1854年2月13日,他被选为阿根廷邦联总统,不久把首都迁往巴拉那。

布宜诺斯艾利斯集权派拒不承认巴拉那政权,于是阿根廷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1861年,集权派首领B.米特雷率军打败乌尔基萨。

次年,米特雷当选为总统,宣布布宜诺斯艾利斯为临时首都,阿根廷正式成为统一国家。

1865~1870年,阿根廷与巴西、乌拉圭3国联盟,进行反对巴拉圭的战争(见巴拉圭战争)。

1868年D.F.萨米恩托当选总统。

他致力于全国团结,既主张建立中央集权政府,也尊重各省自治,并鼓励外国移民迁入阿根廷。

在他执政6年中移民达30万人,这对阿根廷的经济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萨米恩托政府努力发展农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并大力发展科学和文化教育事业。

1874年,N.de阿韦利亚内达当选总统。

1880年9月,议会通过法案,把布宜诺斯艾利斯定为共和国永久首都。

统一后政治经济的发展(1880~1945)

1880年以后,阿根廷政局渐趋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最先发展起来的是畜牧业和农业,牛、羊饲养量激增;19世纪70年代中期停止进口小麦,开始向欧洲输出小麦和玉米。

与此同时,肉类冷藏、纺织、制革等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事业也随之发展,而外国资本特别是英国资本则大量渗入。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工人运动迅速发展。

1891年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激进公民联盟(见阿根廷激进公民联盟)。

1896年成立社会党。

1918年成立国际社会党,1920年改名为阿根廷共产党。

1916年,激进公民联盟领袖H.伊里戈延当选总统。

他力求巩固资产阶级法制,广泛利用宪法中关于干预各省事务的条款,制止某些省份破坏国家法律的行径,并进行大学改革,限制天主教会的特权。

伊里戈延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帝国主义放松对阿根廷控制的时机,鼓励发展民族经济。

他执政期间,纺织、水泥、电力、冶金、石油开采等工业得到较大发展,小麦和肉类输出量大为增加。

另一方面,他对工人罢工实行镇压,造成1919年1月“悲惨的一周”流血事件。

1930年9月6日,J.F.乌里武鲁发动政变,推翻伊里戈延政府,建立军事独裁政权,执行亲法西斯政策。

乌里武鲁(1930~1932在任)和他的继任者A.P.胡斯托(1932~1938在任)、R.奥尔蒂斯(1938~1940在任)、R.S.卡斯蒂略(1940~1943在任)统治期间,国内政局动荡,经济形势不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阿根廷军事独裁政权保持中立,但同情轴心国,并给其物质等方面的支持,阿根廷遂成为纳粹分子在美洲最大的基地之一。

阿根廷利用其中立地位同交战双方进行贸易,促进了畜牧业、农业和民族工业的发展。

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1939年的45%增加到1945年的52%。

1945年3月27日,在纳粹德国崩溃已成定局的情况下,阿根廷才对德、日宣战。

1943年6月4日,“联合军官团”发动政变,取得政权。

1944年初,以J.D.庇隆为首的“上校集团”取代“联合军官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阿根廷

1947年,庇隆成立统一革命党,后改称正义党(见阿根廷正义党)。

庇隆提出“政治主权、经济独立、社会正义”的口号,赢得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支持。

1946和1951年庇隆两次当选总统。

执政期间,对内实行一党专政,采取增加工人工资和福利等措施,并将部分外资企业收归国有,发展民族经济。

在对外政策方面,他奉行与帝国主义和共产主义保持等距离的所谓第三立场,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1955年9月,庇隆政府被右翼军人E.洛纳迪发动政变推翻。

经过洛纳迪(1955)和P.E.阿兰布鲁(1955~1958)两届军人临时政府执政,1958年2月不妥协激进公民联盟主席A.弗朗迪西当选总统。

1962年3月,军人发动政变,解除了弗朗迪西的总统职务。

此后,阿根廷政变频繁,军人、文人轮番执政。

1972年2月19日,阿根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73年3月正义党在大选中获胜,H.J.坎波拉就任总统。

同年6月,庇隆流亡18年后回国(见彩图),9月再次举行大选,庇隆和其夫人M.E.M.de庇隆分别当选总统、副总统。

庇隆第三次执政期间国内局势异常复杂,各派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他提出的“团结、和解、复兴国家”的口号未能成为现实。

1974年7月他病逝后,副总统庇隆夫人根据宪法继任总统。

全国处于严重混乱之中,正义党内部进一步分裂,经济遇到严重困难。

1976年3月24日,以陆军司令J.R.魏地拉为首的军人集团发动政变,推翻庇隆夫人的政府,由海陆空三军司令组成军人执政委员会掌权,魏地拉任军政府总统。

军人执政委员会全力清剿游击队,镇压各种反政府活动。

阿根廷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日益严重,政府屡易总统。

1982年4月,阿根廷与英国之间爆发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

阿根廷战败后,各界人民要求恢复宪政运动日益高涨,军人执政委员会于1983年10月30日举行大选。

结果,激进公民联盟主席R.阿方辛当选总统,结束了历时7年多的军事独裁统治。

阿方辛执政后,对内广泛开放民主,鼓励发展经济;对外把发展与拉美国家关系放在首位,促进拉美一体化与相互合作。

民主化时期:1983~

1983年,激进公民联盟候选人劳尔·阿方辛当选总统,开始惩处在肮脏战争时期犯有反人类罪行的军人集团,军事法庭给所有政变领导人下了判决书。

但在军方压力下,他也制定了停止追究法和义务服从法,停止检举指挥系统下层的军官。

阿根廷同智利和巴西的关系得到修补,通货膨胀却更甚以往,人均收入一跌再跌。

社会动荡和游行抗议迫使阿方辛提前辞职及举行选举。

庇隆主义的正义党人卡洛斯·梅内姆在1989年的竞选中获胜,顺利完成超过半个世纪以来,第一次和平的政党轮替。

梅内姆上台后,一改过去正义党及庇隆主义由政府干预市场的经济政策,拥抱新自由主义:固定汇率、放开商业管制、实行私有化,并拆除贸易壁垒,暂时重振了经济。

他赦免了阿方辛执政期间获刑的官员。

1994年宪法修正案允许总统连任。

好景不长,20世纪末的外国金融危机暴露出汇率缺乏弹性、严重依赖外资的弊端,引发了外资撤出、出口崩溃、大量企业破产的危局。

费尔南多·德拉鲁阿领导的激进党在1999年选举中重夺执政权。

尽管危机开始恶化,德拉鲁阿依旧维持梅内姆的经济计划,民怨滋生。

冻结银行存款以大规模的资本外逃为回应,产生新的动荡。

2001年12月的暴乱迫使德拉鲁阿辞职。

国会内部选举并任命爱德华多·杜阿尔德为临时代理总统,他废除了梅内姆设立的固定汇率体系。

2002年底,危机开始缓解,而两名抗议者的身亡迫使他提前交权。

在之后提前举行的总统大选中,由左派庇隆主义正义党-胜利阵线候选人内斯托尔·基什内尔当选。

在内斯托尔·基什内尔的经济政策下,经济危机告终,显著的财政和贸易盈余得以实现,在危机中膨胀的贫困阶层向中产阶层过渡。

在他的政策下,阿根廷偿清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全部债务,废除了停止追究法和义务服从法,并恢复对人权纪录不良的军官的整肃。

面对天文数字的违约债务,政府主导了两次债务重组。

基什内尔总统没有寻求连任,转而支持其妻,第一夫人及参议员克里斯蒂娜参选。

克里斯蒂娜于2007年当选总统,并于2011年连任,但经济萧条、外汇管制、进口限制、通货膨胀、腐败及滥用职权、债务违约、干预司法系统独立性、内阁官员涉嫌走私毒品、选举期间捏造选票及贿赂选民并对抗议者暴力镇压,以及协助掩盖1994年犹太人文化中心爆炸事件真相的嫌疑,使她及其所属胜利阵线的支持率下滑至38.41%。

由于执政党正义党严重的贪污渎职问题,在2015年10月25日的第一轮总统及下议院选举中,胜利阵线失去了众议院中的26个席位,以及6个联邦省的省长席位。

同年11月22日举行的第二轮总统大选中,反对派领袖、共和党领导人毛里西奥·马克里赢得总统大选,此后胜利阵线利用在政府改届前的时间,于众议院争取到法定人数后,在5分钟内通过了超过100条法律,成为又一丑闻。

2015年12月10日午夜0时,克里斯蒂娜任期结束,在其支持者的欢呼声中,搭乘直升机离开玫瑰宫结束了12年的基什内尔时代,她的支持者组织(La Cámpora)以及她无视宪法和司法系统的作风,让胜利阵线内部出现了裂痕,并让她背负上了骂名。

多年来备受争议的正义党所奉行的左派民粹庇隆主义,也被指责为是“以国家财政支付无收入者以换取选票”的独裁行为。

毛里西奥·马克里于2015年12月10日宣誓就职,开启了阿根廷现代民主的新篇章。

在就职前,马克里许诺将给予司法系统完整的独立性,因此得到了最高法院法官的一致支持。

在其后上任前的准备中,改变了现有内阁设定,拆分经济和内政部,内阁成员多毕业于国内私立或外国著名大学,并将个人财产交给信托基金并提供透明化信息,以及开始修复被克里斯蒂娜破坏的与各大发达民主国家之间的关系,并主导对贪污“零容忍”的政策,缩减公共开支,裁减在基什内尔时代大量雇佣的公务员,并提升能源及交通费的价格。

2016年3月23日凌晨,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抵达阿根廷,开始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借此对马克里总统表示支持,此举亦是自1997年之后近20年来时任美国总统对阿根廷的首次官方访问。

4月22日,在参众两院的通过下,开始支付给债权人,阿根廷15年来正式脱离债务违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7049.html

哥斯达黎加历史 菊江历史网

伯利兹历史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