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楚辞 菊江历史网

楚辞 菊江历史网

楚辞简介

楚辞

楚辞(汉语拼音:chǔ cí;英语:Elegies of Chu State),中国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楚辞”这一名称,按其本义来说,是指楚人或楚地的歌辞的意思,表明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

“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

汉人有时简称它为“辞”,或连称为“辞赋”。

又由于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以“骚”来指称楚辞的。

如萧统《文选》中的“骚”类、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辨骚》篇,就是对整个楚辞而言。

从汉代开始,“楚辞”又成为屈原等人作品的总集名。

楚辞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

它受到《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

楚地早有歌谣,据刘向《说苑》记载,约公元前6世纪有《越人歌》和《楚人歌》。

《论语》载孔子曾听到《接舆歌》,《孟子》中也有《孺子歌》,等等。

这些歌谣篇幅不长,但在语言形式和造语风韵上,都与北土之歌显著不同,如句式较长,富于抒情,并多带有“兮”字调,而这正与后来出现的屈原楚辞体诗歌相接近,从而可知楚辞体的形成与这类楚地歌诗的密切关系。

另外,从楚辞体的艺术特色来看,它与楚地的原始宗教、巫祝文化也有着密切关系。

楚人信鬼神,隆祭祀,好巫术,直到屈原时代这种宗教活动以及相应而流传的某些神话故事,保存下来的仍比较多。

它们被诗人屈原所吸收,构成了楚辞作品的显著艺术特征,即奇特的构思、宏伟的结构、华丽的辞采、新颖的语言形式,所谓“夫屈子以穷愁之志,写忠爱之诚,而创‘骚体’。

或寓鬼神,或寄情草木,怪奇佹异,莫可端倪”(清高钟《楚辞音韵自序》)。

楚辞是创始于屈原的一种显著不同于《诗经》的新文体、新艺术。

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

他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作品。

在屈原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者。

据《史记》记载,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现存的楚辞总集中,主要是屈原及宋玉的作品,唐勒和景差的作品大都未能流传下来。

楚辞约于西汉前期已成为屈、宋等人作品的总称。

《史记》、《汉书》在记述西汉事时,或者以《春秋》与“楚辞”对举,或者把“六艺”与“楚辞”并列,都表明了这一点。

西汉末成帝河平三年(前26)刘向领校中秘书,整理屈、宋诸作品,始编定《楚辞》。

虽然东汉末郑玄、晋代郭璞等在注释其他典籍场合,引述屈原作品有时还以“离骚”来代称楚辞,但作为总集名称的《楚辞》,已流传于世。

至于《楚辞》这一总集的篇目、卷数,王逸《楚辞章句叙》里曾提到:“逮至刘向典校经书,分为十六卷。

”《四库全书总目》则说:“初,刘向裒集屈原《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宋玉《九辩》、《招魂》,景差《大招》,而以贾谊《惜誓》,淮南小山《招隐士》,东方朔《七谏》,严忌《哀时命》,王褒《九怀》及刘向所作《九叹》,共为《楚辞》十六卷,是为总集之祖。

逸又益以己作《九思》与班固二‘叙’,为十七卷,而各为之注。

”刘向编定的《楚辞》16卷久已亡佚。

只有王逸的17卷本《楚辞章句》流传至今,可以略见《楚辞》原本的大概。

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诗”、“骚”并称,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

楚辞中的屈原作品更以其深邃的思想、浓郁的情感、丰富的想象、瑰丽的文辞,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善统一。

它的比兴寄托手法不仅运用在遣词造句上,且能开拓到篇章构思方面,为后人提供了创作的楷模。

而它对其后的赋体、骈文、五七言诗的形成,又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诚如刘勰所说:“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7635.html

鹖冠子 菊江历史网

史记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