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论语 菊江历史网

论语 菊江历史网

论语简介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

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成书于战国初期。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西汉时有今文本《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多《问王》《知道》二篇)和古文本《古论语》21篇(有两篇《子张》,目次亦不同于前二者)。

西汉末安昌侯张禹本《鲁论语》参考《齐论语》编订,称《张侯论》。

东汉末,郑玄据此本参照《齐论语》《古论语》作注,成为传世之《论语》(20篇)。

《论语》内容以社会伦理问题为主,涉及到哲学、政治、教育等各个领域。

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汉代以后,儒家学说在中国思想界占据了统治地位,《论语》也在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南宋时朱熹将《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作为官方科举取仕的必读书,进一步扩大了《论语》的影响。

《论语》注释汉代时即有多家,以后历代注释很多,有三国魏何晏撰《论语集解》;宋代邢峻撰《论语正义》;朱熹撰《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撰《论语正义》等,近人杨伯峻撰《论语译注》亦颇便参考。

>>> 阅读《论语》: 《论语》目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7663.html

山海经 菊江历史网

仪礼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