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谶纬 菊江历史网

谶纬 菊江历史网

谶纬简介

谶纬(英语:divination combined with mystical confucianist belief),“谶”是方士把一些自然界的偶然现象作为天命的征兆编造出来的隐语或预言;“纬”对“经”而言,是方士假托孔子用诡秘的语言解释经义的著作。

谶也有附经的,称为“经谶”;谶纬有图的,称为“图谶”、“图录”、“图纬”等。

最古的谶书是中国的《河图》、《洛书》。

《河图》的记载,最早见于《墨子·非攻下》。

纬书的内容萌芽于伏生的《尚书大传》和继起的董仲舒的《春秋阴阳》,汉武帝以后才出现托名于经书的纬书,当时《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和《孝经》都有纬书,总称为《七经纬》。

又与《论语谶》、《河图》、《洛书》等合称为“谶纬”,共有81篇。

汉末,郗萌又集图纬谶杂占50篇,为《春秋灾异》。

这些书总的思想属于阴阳五行体系,其中虽包含一部分有用的天文、历法、地理知识和古史传说,但绝大部分内容荒诞不经,为改朝易代制造根据。

王莽、汉光武帝都利用图谶称帝。

汉光武帝中元元年(公元56)又将图谶定为功令的必读书,儒生为了利禄,都兼习谶纬,称“七经纬”为“内学”,而原来的经书反称为“外学”。

谶纬的地位实际上凌驾于经书之上。

其后,汉章帝又召集博士和儒生于白虎观讨论五经同异(白虎观会议),由班固写成《白虎通德论》,把谶纬和今文经学糅合在一起,使经学进一步谶纬化。

谶纬之学,自西汉哀帝、平帝至东汉,在帝王的提倡和支持下,加之俗儒的附和,盛行于世,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

但一些有见识的学者,如桓谭、尹敏、郑兴、张衡和王充等则坚决反对,揭露和批判谶纬的荒谬无稽。

张衡还提出了禁绝的主张。

南朝宋大明中,始禁图谶,隋炀帝加以禁毁,但唐代仍断续流行,不仅《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有“经纬”和“谶纬”之目,就是《九经正义》也仍遵信谶纬。

直至欧阳修作《论删去九经正义中谶纬劄子》,魏了翁作《九经要义》删去了谶纬之说后,谶纬才无人信从,此类书籍遂至散佚。

明代开始辑集散佚的纬书,现存的辑佚的纬书,以明孙?《古微书》为最早。

明清两代学者做了大量的辑佚工作,日本安居香山和中村璋八又将以往各家所辑佚文汇集为《纬书集成》。

1994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纬书集成》,则作了增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7809.html

元曲 菊江历史网

谱牒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