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条约简介
《南京条约》(英语:Treaty of Nanjing),又称《中英南京条约》、《江宁条约》。
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于1842年8月29日在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军旗舰皋华丽号(现译作康沃利斯号)上签订的结束鸦片战争的条约。
是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订立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之一,促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
1943年,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等国签订协议,该些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
《南京条约》的原件之一由英国政府保存;另一份正本现存于台北市的国立故宫博物院。
背景
1840年6月,中国与英国之间渐次升级的贸易和外交冲突,使得英国国会在同年4月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对中国发动战争,史称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2年7月,英国军舰百余艘与官兵约9千人,自吴淞口溯长江西上,进攻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叉点的军事要地镇江,意图截断南北交通,阻止漕运。
驻守镇江的1500名八旗兵与英军展开激烈巷战,死伤惨重;最后全城遭受焚掠,一片废墟。
对岸的扬州绅商,惶恐万状,给了英国军队50万银元,作为不占领的交换条件。
道光皇帝遂决定接受英国条件议和。
8月4日,英国军舰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被迫在静海寺与英国政府议约,双方共在寺内议约4次。
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清廷代表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英国代表璞鼎查在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随后,美国和法国亦比照英国,分别与清政府签定《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真确文本现存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保存;另一份文本则由英国政府保存。
主要内容
-
- 中英两国停战并缔结永久和平及对等关系。
- 中国开放沿海的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港口,进行贸易通商。
- 中国将中国香港岛让予英国治理。
- 中国向英国共赔偿2千1百万银圆。
- 中英两国各自释放对方军民。
- 英军撤出南京、定海等处江面和岛屿。
- 两国共同订立进出口关税。
英国商人在通商各口“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从而开创了协定关税之先例。
废除“公行”制度,规定以后“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岸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
影响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割地,被迫正式开启对外贸易。
门户被逼开放,并开不平等条约的先例。
政治:丧失主权
《南京条约》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从最初割让中国香港岛和开放口岸到在其后续订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1843年7月22日)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虎门条约,1843年10月8日)中,英国人相继取得了协定关税、治外法权(仿照中美望厦条约索取了领事裁判权,中外人民诉讼各按本国法律管理)、划定租界、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利益均沾)、军舰停泊口岸等特权。
当时清朝政府轻易的放弃这些主权,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不了解当时的国际形势和通行西方的国际法,并没有完全认识到这些条款损害国家主权的严重性,有人甚至反以为有许多便利,如认为划定租界,可便于防范外人,对中国人的扰乱可以较少;而协定关税使得中国税收实际上比较以往还有所增加,得到了实利等。
对南京条约不平等性及其危害的认识,也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加深的。
经济:五口通商
1843年至1844年,新开的五个条约口岸:厦门、上海、宁波、福州、广州相继开埠。
厦门、福州、宁波因地理限制,商务并不繁盛。
而位于长江口的上海因最接近主要出口物资——丝绸和茶叶的产地,又位于江、浙富庶之区,同时是国内南北海运的中间站,原在广州的英美商人及其雇佣的买办蜂拥而至,开设洋行。
1853年起,上海开始取代广州,成为全国最大贸易港口。
英、美、法三国相继沿黄浦江设立租界,并不断扩展,形成上海公共租界和上海法租界。
英国人取得中国香港岛后则逐步建设,成为英国在远东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枢,一度还是鸦片和苦力的集散地。
中国成为了西方列强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供应市场。
传教与文化
鸦片战争时,在中国约有30万的地下天主教徒。
新教(基督教)没有公开传教,只有20名英美传教士在中国澳门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例如翻译圣经以及编写字典。
1846年,道光皇帝明诏弛禁天主教,归还原有教堂,天主教于是转而公开活动。
耶稣会负责江苏、安徽和直隶东南部的传教工作,遣使会负责直隶的大部分和浙江、江西,多明我会则专门负责福建。
来自英、美、德三国十余个新教差会也纷纷在五口设立教堂、学校、医院。
其中美国归正会在厦门兴建了基督教在中国的第一所教堂——新街堂,美北长老会的嘉约翰在广州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西医院——博济医院。
对外关系
当时的清政府没有重视、反思这场战争。
战后,满清继续沉浸在“天朝上国”的思想中。
并将清朝的腐败无能暴露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