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简介
广陵(汉语拼音:guǎng líng),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北岸重要都市和军事重镇。
春秋末,吴于此凿邗沟,以通江淮,争霸中原。
秦置县。
西汉设广陵国,东汉改为广陵郡,以广陵县为治所,故址在今江苏扬州市。
曹魏设郡,移治淮阴。
吴置广陵县于今扬州。
西晋沿魏设广陵郡,隶徐州,初治淮阴后移治射阳(今江苏宝应东),东晋还治,广陵郡辖境相当今江苏、安徽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以东,泗阳、宝应、灌南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地区。
城南20千米江滨有瓜洲镇,系扬子江中之沙碛,因其状如瓜而得名。
长江自西北六合县流入,南对丹徒县之京口(今江苏镇江),两城隔江而对,南北呼应,共同构成拱卫上游京都建康的重镇。
江面原阔20千米,后逐渐狭窄,至南北朝后期只阔10千米左右。
魏文帝曹丕于黄初六年(225)伐吴,登广陵故城,临江叹曰:“天所以限南北也。
”东晋谢安镇广陵时,于城东10千米筑垒,名曰新城。
东晋时,以广陵控接三齐,青、兖二州刺史皆镇于此。
太元二年(377),谢玄为南兖州刺史,将南兖州军府从京口移至广陵,召募侨民组建北府兵。
东晋南朝,因中原乱离,流民南渡,常置侨州郡于广陵。
宋元嘉八年(431)于广陵郡置南兖州,齐、梁沿袭。
隋初为扬州,置总管府,后改为江都郡,太守秩与京尹同。
隋炀帝杨广数至江都,欲迁都于此。
唐时先后改为兖州、邗州、扬州,后又改为广陵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