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鲜卑 菊江历史网

鲜卑 菊江历史网

鲜卑简介

鲜卑(汉语拼音:Xianbei),古代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源自东胡部落(一说山戎)。

先秦时已活动于大兴安岭中部与北部,其名则始显于东汉初年。

语言、习俗与乌桓同。

秦、汉之际匈奴灭东胡,乌桓、鲜卑并受匈奴役属。

汉武帝大败匈奴,徙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鲜卑人随之南迁乌桓故地饶乐水(今西拉木伦河)流域,一部分(拓跋部)则南迁至大泽(呼伦贝尔草原)。

东汉光武帝初年,鲜卑族始见于史。

匈奴冒顿单于时期,对东胡发动了全面进攻,导致其部落离散。

其中一支迁驻于大兴安岭南段的“鲜卑山”,以山名命族,称鲜卑;另一支远遁于大兴安岭北段的“大鲜卑山”,称为“拓跋鲜卑”。

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的其他鲜卑势力多为这两部分鲜卑的分支。

汉朝时期,匈奴以东的游牧部落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击败后,退居乌桓山和鲜卑山,成为乌桓和鲜卑二族,合称东胡民族。

鲜卑起源于辽东塞外鲜卑山(今大兴安岭),后主要活动于内蒙古东部阿鲁科尔沁旗哈古勒河附近。

魏晋时期,北方草原上活动的主要是鲜卑各部。

有人认为,“西伯利亚”一名的产生可能就与鲜卑人当年的活动有关。

晋南北朝时期,内迁鲜卑慕容氏曾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乞伏氏曾建立西秦;秃发氏曾建立南凉;拓跋氏先建代国,后改魏,终于统一北部中国。

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后,鲜卑化汉人高氏与鲜卑化匈奴人宇文氏分别建立北齐、北周。

另有出自慕容氏的吐谷浑迁到青海统治羌人,直到唐初才为吐蕃所灭。

内迁鲜卑建立政权后,部落大都解体,人民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渐与汉族及其他各族融合。

鲜卑汉化尤以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汉姓后称元宏)改革最为激进。

后虽有反复,但降至隋唐,鲜卑已不再作为政治实体和民族实体存在。

历史上较有影响的鲜卑政权或部族集团主要有檀石槐联盟、步度根集团、轲比能集团、拓跋鲜卑、宇文鲜卑、慕容鲜卑以及因地区而名的辽东、辽西鲜卑等。

从总体看,鲜卑族是以游牧业为主、兼有狩猎和农业的游牧民族。

其早期活动的大兴安岭一带,有着良好的游牧和狩猎环境。

进入今内蒙古、山西、河北省北部以后,游牧成分进一步提高。

东汉末年游牧经济进入繁荣时期。

主要畜产有马、牛、羊,特色产品有野马、原羊、角端牛、貂、鼲之类。

早期鲜卑人以角端牛的角制弓,闻名北方。

其民族手工业产品貂皮裘等驰名当代。

鲜卑人有春季大会的习俗。

大会之时,分散游牧的各部聚会于西拉沐伦河畔,增进了解,娶妇嫁女,对人口进行统计。

“邑”或“部”是鲜卑人基本的社会组织。

与中原地区长期接触后,农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鲜卑族的一支拓跋鲜卑,在魏晋时期进入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权。

在其统治期间,长期遭受战乱的北方地区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北魏也吸收传统的封建统治生产方式,对政权机构,经济生产和生活以及文化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整。

其对北方地区成功的治理和统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留下了醒目的一页。

此后,历经隋唐,鲜卑族逐步在古代历史中消失。

五胡十六国五胡:指匈奴鲜卑(匈奴分支)、

代表建立北方诸国的主要民族,但实际上建立者还有汉族(前凉、西凉等)、高句丽族(北燕)、丁零族(翟魏)等族。

十六国:指前赵成汉前凉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后燕西秦后凉南凉南燕西凉胡夏北燕北凉等国,当时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和四川地区。

“十六国”得名于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鸿私下撰写的《十六国春秋》,实际上,北方非仅十六国。

鲜卑历史

鲜卑与乌桓同为东胡的一部分。

原活动于辽东塞外鲜卑山,今内蒙古东部科尔沁旗西哈古勒河附近。

汉武帝时乌桓降汉以后,南移至老哈河流域,鲜卑也跟着向西南推进,移居于今西拉木伦河流域。

其语言风俗与乌桓同。

常以春季大会,作乐水上。

嫁女娶妇,髠头饮宴。

鲜卑的土特产,以野生动物最为出名,说明其经济生活主要是狩猎和畜牧,而农业似乎尚不占重要位置。

鲜卑移居于西拉木伦河流域以后,因西拉木伦河及其以北地带,西部系草原和湖泊,宜于游牧;东部系山陵森林,宜于狩猎。

南边的老哈河流域则宜于种植和渔业。

公元二世纪中叶,檀石槐统一草原东部之时,鲜卑的社会经济始变成“田、畜、射猎”而又“捕鱼以助粮食”的混合经济。

虽然如此,在三世纪初期,鲜卑的生产仍以畜牧为主,他们经常以牛羊与曹魏互市。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向曹魏贡献的牛马达七万多头。

鲜卑的社会组织,略与乌桓相同,也是邑落公社。

二世纪初,鲜卑大人朝汉,汉于宁城下筑南北两部质馆,以处乌桓、鲜卑邑落大人的人质和市客。

鲜卑大人燕荔阳率邑落二十(或一百二十)部入馆互市,与《后汉书·乌桓传》所云“邑落各有小帅,数千百落自为一部”,是相合的。

因此,可以推知鲜卑也实行邑落公社制。

若干邑落组成部,部与邑落各有大人与小帅为首领,均由选举产生。

违大人言,处死罪,但可以牛羊赎。

东胡部落自被匈奴击破之后,鲜卑和乌桓一样,成为匈奴统治和奴役的对象。

西汉一代,鲜卑未曾与汉通使。

东汉初年,才开始与汉发生关系。

当时,鲜卑与匈奴、乌桓侵犯汉的北部边塞。

汉辽东太守祭彤乃利用鲜卑对抗匈奴。

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鲜卑大人偏何至辽东归附,祭彤嗾使偏何反击匈奴左伊秩訾部,从此双方岁岁相攻,匈奴衰弱。

不久,偏何又攻下赤山,杀乌桓大人歆志贲。

从此,乌桓在塞外的根据地尽失,转入塞内,鲜卑遂在塞外占居优势。

鲜卑的实力既日益壮大,在元和二年(公元85年)鲜卑、丁零、南匈奴以及西域各国联合起来,发动了对北匈奴的全面攻击。

《后汉书·南匈奴传》云:“时北虏(北匈奴)衰耗,党众离畔,南部(南匈奴)攻其前,丁零寇其后,鲜卑击其左,西域侵其右,不复自立,乃远引而去。

”北单于在各族沉重打击下从蒙古草原远走中亚,鲜卑趁势占领匈奴故地。

当时匈奴“余种十余万落,诣辽东杂处,皆自号鲜卑兵”。

遗留在草原上的十多万落匈奴人,皆改称为鲜卑。

鲜卑从此更加强盛起来。

北方草原的政治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由匈奴占居优势转为鲜卑占居优势。

公元二世纪中叶,鲜卑在檀石槐统领下,成立了一个草原部落军事大联盟。

设庭于高柳(今山西阳高)北三百余里的弹汗山歠仇水上,“兵马甚盛”。

他统率部众“南抄汉边,北拒丁令,东却夫余,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

东西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甚广。

”这个军事大联盟的范围很广,包括整个蒙古草原的东部、中部和西部。

东部——从右北平以东至辽东,与夫余、貊接壤,共二十多邑。

中部——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共十多个邑。

西部——从上谷以西至敦煌,西接乌孙,共二十多邑。

整个大联盟的十二个大人皆为大帅,都受制于檀石槐。

这个部落大联盟的意义,只是在“割地统御,各有分界”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对于若干跟共同利益有关的公共事业,特别是对外贸易,军事上的攻守等方面,采取一致行动。

其时西部鲜卑诸部相率叛击,漠南自云中郡以东分裂为三个部分。

一个是檀石槐后裔步度根集因,拥众数万落,占有云中、雁门、代郡以及太原等郡。

一个是轲比能集团,拥有十多万骑,据有自高柳以东的代郡、上谷郡边塞内外各地。

另一个,在辽西、右北平、渔阳塞外。

还有素利、弥加等原来所谓“东部大人”的若干小集团。

鲜卑统治集团政治上虽然分裂为几部分,但其与汉族加强联系,并接受汉族封建经济、文化影响的趋势并未中止,而且仍在不断扩大。

《三国志·魏志·鲜卑传》载:轲比能“部落近塞。

自袁绍据河北,中国人多亡叛归之,教作兵器铠楯,颇学文字。

故其勒御部众,拟则中国,出入弋猎,建立旗麾,以鼓节为进退。

”总的来说,东汉以来汉人逃往鲜卑地区的数目,相当可观。

这些人,大多数属劳动人民,或者帮助鲜卑人兴城筑塞,发展农田和手工业,对于开发边疆的生产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另外,不少汉人原来在内郡参加农民起义失败了,他们有一定的文武技能和军事经验,逃往鲜卑地区。

其中,有的作了鲜卑上层的“谋主”;有的教授鲜卑人制造兵器铠楯;有的教鲜卑人学习汉语、汉文。

这样就不只改进了鲜卑的各种制度,而且有助于鲜卑的富强,所谓“兵利马疾,过于匈奴”。

东汉末,轲比能集团逐步统一了漠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8305.html

鞑靼 菊江历史网

匈奴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