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开府仪同三司 菊江历史网

开府仪同三司 菊江历史网

开府仪同三司简介

开府仪同三司(汉语拼音:kɑifu yitonɡ sɑnsi;英语:commander unequalled in honour),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高级官位;隋唐至元文散官的最高官阶。

三司即三公(司空、司马、司徒),因均冠司字,故又称三司。

汉三公名号屡有变更,且不全冠以司字,但三司一词已约定俗成。

三公在西汉本来是国家政务首脑,开府辟官,品崇礼重。

东汉以后,政务权移入尚书省,三公虽不掌具体政务,却仍为皇帝高级顾问,“坐而论道”,待遇优崇,为仕途的顶点。

但三公名额少,不能满足需求,因而产生了与之相比拟的荣誉虚衔,殇帝延平元年(106)车骑将军邓骘的“仪同三司”,为“仪同三司”之始。

以后有献帝时辅国将军伏完“仪同三司”,吕布因诛董卓功受命“仪比三司”,其比拟三公均仅限于班位与礼仪,不具有开府辟僚属之权。

魏甘露二年(257),吴宗室孙壹降魏,命“开府辟召,仪同三司”。

西晋时,除了限于班位与礼仪的“仪同三司”外,“开府”与“仪同三司”连称较多,逐渐通用,发展为官号。

如羊祜在咸宁初,“除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得专辟召。

”惠帝时,裴楷以侍中“加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两汉以来,比拟三公的荣誉虚衔都必须有本官(如诸将军),及其成为官号,仍借本官自重。

西晋定制:诸大将军及光禄三大夫开府者“位从公”,品秩第一。

“三司”不必指实职,诸大将军位从公者为“武官公”,同于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光禄三大夫位从公者为“文官公”,同于太宰、太傅、太保、司徒、司空。

南齐则“将军开府依大司马”,“光禄大夫开府依司徒”。

梁曾令邵陵王纶等开府如三司之仪;但不久复故,唯逊诸公一班。

至陈仍为一品。

东晋南朝,诸公已是没有实职的高官,开府仪同三司更是虚号,且无限额,颇有猥滥,渐不为人所重。

北魏“开府”与“仪同三司”分别为两个官号,均从一品。

前者单指开府辟官,不必同于诸公;后者单指礼仪同于诸公,不得开府辟官。

兼任二者,意义便略同于东晋南朝,唯辟官少于诸公。

北齐设开府仪同三司和仪同三司,分别为一品及从一品,其猥滥程度甚于南朝。

北周分置上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上仪同三司、仪同三司等散官号,以酬勋劳。

隋初沿袭,分别为三品、正四品、从四品、正五品。

炀帝改开府仪同三司为从一品文散官阶,余均罢废。

唐、宋、元因之,开府仪同三司一直是一品文散官,至明代罢废。

清代称出任外省督、抚者为“开府”,但与魏晋南北朝“开府”辟召僚佐已非同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8561.html

州郡县掾属 菊江历史网

使持节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