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简介_墨子的儿子_墨子的故事_墨子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墨子简介_墨子的儿子_墨子的故事_墨子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 这里是关于先秦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条目,另有 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墨子》条目,见“墨子”

何休简介_何休的儿子_何休的故事_何休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何休简介_何休的儿子_何休的故事_何休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何休(129~182年),即何子,中国东汉时期今文经学家,字邵公,任城樊(今山东兖州西南)人,为人质朴,不善言谈,以父仕少府,诏拜郎中、但非其所好,不久以疾辞去,太傅陈蕃征召,始参与政事,后蕃遭党锢之祸,休受牵连,遂闭门不出,读书著述,党锢之祸解,出任司徒,拜议郎,再迁谏议大夫,拜博士羊弼为师,一生笃志学,精研六经,注《孝经》、《论语》等,皆发明古训,据《春秋》驳汉事六百余条,深得《公羊》本意,与其师作《公羊墨守》、《左氏膏盲》、《谷粱废疾》,又博览覃思,积十七年之功,作《春秋公羊解诂》世称何氏学,成为今

老子简介_老子的儿子_老子的故事_老子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老子简介_老子的儿子_老子的故事_老子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 这里是关于先秦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条目,另有 中国古代哲学著作《老子》条目,见“老子”

董仲舒简介_董仲舒的儿子_董仲舒的故事_董仲舒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董仲舒简介_董仲舒的儿子_董仲舒的故事_董仲舒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中国西汉思想家和政治家,信都广川(今河北景县西南)人,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提出加强中央集权制的主张,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曾任江都王和胶西王相,后辞职回家,专门著书,但仍受到武帝尊重,朝廷每有大议,即派人到他家中征询意见,董仲舒著作很多,现在尚存的有《春秋繁露》及严可均《全汉文》辑录的文章两卷,

孔伋简介_孔伋的儿子_孔伋的故事_孔伋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孔伋简介_孔伋的儿子_孔伋的故事_孔伋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孔伋(前483-前402),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姓子,氏孔,名伋,字子思,尊称“子思子”、“述圣”,孔子之孙、孔鲤之子,生于公元前483年(东周敬王三十七年),卒于公元前402年(周威烈王二十四年),终年八十二岁,相传曾受业于曾子,与孔子、孟子、颜子、曾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因此旧时以子思、孟子、颜子、曾子配祀孔子于孔庙,所以又与孟子、颜子、曾子并称“四配”,《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年六十二(当为八十二之误),《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鲤,字伯鱼,伯

扬雄简介_扬雄的儿子_扬雄的故事_扬雄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扬雄简介_扬雄的儿子_扬雄的故事_扬雄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扬雄(汉语拼音:Yang Xiong;公元前53~公元18),西汉末年哲学家、文学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少年好学,博览多识,沉默好深湛之思,不羡慕富贵,不戚于贫贱,不趋炎附势,是一位具有独立意识,矢志向学的学者,40岁后始游京师,以辞赋而闻名,得到汉成帝的重视,任给事黄门郎,历成、哀、平三世,不能升迁,王莽篡位后,扬雄校书天禄阁,因符命案受牵连,被迫投阁,未死,后召为大夫,

韩非简介_韩非的儿子_韩非的故事_韩非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韩非简介_韩非的儿子_韩非的故事_韩非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韩非,又称韩非子(约公元前280一前233年),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国人(今郑州新郑人),韩王室诸公子之一,《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因为口吃而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出身于贵族世家,把荀子著作传到秦国,得到秦王嬴政的赞赏,后为秦臣李斯、姚贾陷害下狱,被迫自杀,

慎子简介_慎子的儿子_慎子的故事_慎子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慎子简介_慎子的儿子_慎子的故事_慎子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 这里是关于战国时期思想家慎到(尊称慎子)的条目,另有慎到的著作《慎子》条目,见“慎子(著作)”

孔子简介_孔子的儿子_孔子的故事_孔子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孔子简介_孔子的儿子_孔子的故事_孔子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后代敬称孔子或孔夫子,生于鲁国陬邑,祖先为宋国贵族,即殷商遗族后代,东周春秋末期鲁国的教育家与哲学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惠施简介_惠施的儿子_惠施的故事_惠施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惠施简介_惠施的儿子_惠施的故事_惠施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惠施(前370-前310),又称惠子,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的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是名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庄子·天下》)记载了惠施历物十事,即:①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②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③天与地卑,山与泽平,④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⑤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⑥南方无穷而有穷,⑦今日适越而昔来,⑧连环可解也,⑨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⑩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学者大多认为其中①③⑤⑩等命题表达了惠施“合同异”的思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