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施资料
惠施简介
惠施(前370-前310),又称惠子,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的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是名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天下》)记载了惠施历物十事,即:①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②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③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④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⑤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⑥南方无穷而有穷。
⑦今日适越而昔来。
⑧连环可解也。
⑨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⑩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学者大多认为其中①③⑤⑩等命题表达了惠施“合同异”的思想,②④⑥⑦⑧⑨等命题指出了事物的相对性。
惠施注意到事物的联系与发展及其辩证性质,对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有一定贡献,但也具有相对主义的局限。
惠施在魏国为相10余年,曾为魏惠王立新法,《吕氏春秋》载:“为法已成,以示诸民人,民人皆善之;献之惠王,惠王善之。
”在诸侯国之间,惠施主张“偃兵”,反对兼并战争。
但惠施一生在政治上的建树不大,他主要是思想界的一位博学善辩的学者。
庄子尝将他与儒家、墨家、杨朱、公孙龙并提。
称他“其书五车”,但他的著作已失散,一些言行散见于《庄子》、《荀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书中。
惠施的哲学思想,注重对天下万物进行研究,所以《庄子·天下篇》说他“弱于德,强于物”,“散于万物而不厌”,“逐万物而不反”。
惠施的“万物说”已失传,今有10个结论性的命题——“历物十事”载入《庄子》一书。
同时,《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也有对他思想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