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世界名人 安德烈·阿尔塞尼耶维奇·塔尔科夫斯基简介_安德烈·阿尔塞尼耶维奇·塔尔科夫斯基的儿子_安德烈·阿尔塞尼耶维奇·塔尔科夫斯基的故事_安德烈·阿尔塞尼耶维奇·塔尔科夫斯基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安德烈·阿尔塞尼耶维奇·塔尔科夫斯基简介_安德烈·阿尔塞尼耶维奇·塔尔科夫斯基的儿子_安德烈·阿尔塞尼耶维奇·塔尔科夫斯基的故事_安德烈·阿尔塞尼耶维奇·塔尔科夫斯基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安德烈·阿尔塞尼耶维奇·塔尔科夫斯基简介

安德烈·阿尔塞尼耶维奇·塔尔科夫斯基(Андрей Арсеньевич Тарковский ;1932~1987),苏联电影导演,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

1932年4月4日生于扎夫拉捷耶,1987年1月1日卒。

1956年进入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1961年拍出了毕业作《压路机和小提琴》。

这部没有对话的短片以抒情的格调表现一个操作压路机的工人和一个拉小提琴的男孩的友谊。

1961年,塔尔可夫斯基拍摄了自己第一部大型故事片《伊凡的童年》,影片通过小侦察员伊凡的遭遇,表现了战争对童年人的摧残。

影片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但流露出伤感情调。

1966年,塔尔可夫斯基拍摄了以中世纪东正教教士、圣像画家鲁布廖夫生平为内容的影片《安德列·鲁布廖夫》。

1973年,塔尔可夫斯基转而拍摄科幻题材作品,影片《太阳系》表明,精神探索比科学探索更为艰苦。

塔尔可夫斯基拍摄的第4部影片《镜子》(1978)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影片通过作者童年的回忆表现对生活的认识。

1980年,塔尔可夫斯基拍摄了第二部科幻片《潜行者》,再次体现了人生意义探索的主题。

1983年,他在意大利拍摄了《怀乡》,影片引人注目的地方仍然是作者的探索精神。

1984年,塔尔可夫斯基申请在西方定居,离开了苏联。

1986年,他在瑞典拍摄了最后一部影片《牺牲》。

安德烈·阿尔塞尼耶维奇·塔尔科夫斯基资料

安德烈·阿尔塞尼耶维奇·塔尔科夫斯基画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renwu/14027.html

瓦吉姆·阿布德拉什托夫简介_瓦吉姆·阿布德拉什托夫的儿子_瓦吉姆·阿布德拉什托夫的故事_瓦吉姆·阿布德拉什托夫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简介_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的儿子_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的故事_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