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简介
孙中山(汉语拼音:Sun Zhongshan;英语:Sun Yat-Sen;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
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
广东广州府香山县翠亨村(今广东中山)人,中国政治家、医师、革命家。
中国国民党总理、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三民主义思想创建者。
孙中山早年曾受中国传统教育,在中国香港大学医学院第一名毕业,期间认识欧美世界较深,通晓粤语、官话、英文、日语。
曾上书李鸿章,要求满清政府改革,后因满清积弱不振,于中日甲午战争时,在檀香山加入由杨衢云创办之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后在东京合并改组为中国同盟会,担任总理。
孙中山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中华民国,领导国民革命。
他提出《三民主义》等政治纲领,影响中国至深。
孙中山幼年
孙中山于1866年11月12日(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寅时)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祖籍东莞县,五世祖于明代中叶迁居香山县,十四世祖殿朝公始定居翠亨村。
出身于农家,为家中第三子。
自小参与家中农业辅助劳动,自谓本“农家子也,生于畎亩,早知稼穑之艰难”。
家无田产,佃二亩半高租田耕种,难以糊口,其父达成还在村中打更报时。
孙中山6岁时便上山打柴牧牛,到溪涧捕鱼虾,随外祖父到海边打蚝,还到邻村三合会人办之武馆偷学拳术。
七岁时,孙中山进入私塾,接受国学启蒙教育,闲暇之余常听太平军老兵讲述太平天国故事,心生佩服向往。
到了日落时,很多孩子都走了,只有孙中山仍在树下,他就对太平军老兵说:“我不想做皇帝,我要做洪秀全第二。
”由于家道贫寒,平时孙中山要去捡猪粪。
幼年贫寒生活,使得孙中山对于旧中国民生疾苦有切身体会。
1878年5月,孙中山受长兄孙眉接济,随母乘轮船赴檀香山,“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
在当地,孙中山于英国圣公会主教韦礼士(Alfred Willis)主持、采全英语授课的意奥兰尼书院内修读英语、英国历史、数学、化学、物理、圣经等科目,正式认识基督教。
1882年7月,孙中山毕业,获夏威夷王国国王卡拉卡瓦亲颁英文文法优胜奖。
1883年春,进入夏威夷最高学府——美国公理会教会学校奥阿厚书院(相当于中学)继续学业。
然而入学不过三月,由于孙中山对加入基督教意向不减,又经常劝说工人不要膜拜关帝君神像,兄长忧其触犯众怒,二怕双亲斥责,遂断绝支助,将18岁的孙中山送回家乡。
不久与同乡友人陆皓东一起“捣毁偶像”,破坏村中北帝庙神像,不为乡人所容。
同年冬天,孙到中国香港,与陆皓东一同到基督教纲纪慎会由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喜嘉理博士(Charles Hager)主持洗礼加入基督教,在施洗名单中,孙以“孙日新”(后以粤语谐音又号“逸仙”)排名第二,“日新”盖取《大学》“苟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意,陆皓东在施洗名单中署名“陆中桂”,孙随即入读拔萃书室(今拔萃男书院)。
1884年,孙进入中央书院(今皇仁书院)。
同年5月,奉父命返乡娶卢慕贞为妻。
孙眉获知弟弟成为基督徒后,将其召回夏威夷,试图切断孙与教会之间关系,可惜徒劳无功,几个月后在基督教友人帮助下返回中国香港,由于中途辍学,孙中山并未取得中央书院毕业文凭。
1886年孙持喜嘉理博士介绍信,到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医学堂习医学,结识日后的革命伙伴郑士良。
隔年1887年转学进入中国香港西医书院(中国香港西医书院和中国香港官立技术专科学校后来合并为中国香港大学,但是严格来说孙不算是中国香港大学的毕业生,因为中国香港大学成立于1911年)。
孙曾回忆:“予在广州学医甫一年,闻中国香港有英文医校开设,予以其学课较优,而地方较自由,可以鼓吹革命,故投中国香港学校肄业。
”而当中提到这所“英文医校”便是中国香港西医书院。
1923年2月20日,孙在中国香港大学发表演讲。
有问到孙于何时及如何而得革命思想及新思想,他说:“我之此等思想发源地即为中国香港,至于如何得之,则我于三十年前在中国香港读书,暇时则散步市街,见其秩序整齐,建筑宏美,工作进步不断,脑海中留有深刻之印象。
……中国香港政府官员皆洁己奉公,贪赃纳贿之事绝无仅有,此与中国情形正相反。
”
就读中国香港西医书院的五年期间,孙中山结识许多日后对其革命襄助甚多的友人,包括恩师康德黎、陈少白与杨鹤龄,并经杨鹤龄介绍认识尢列。
1892年7月,孙中山以首届成绩第一名毕业(江英华回忆录:1892年,余与孙先生同时毕业于雅丽氏医院,余年廿一,孙先生年廿六。
同班三十余人,仅吾二人及格而已),并获时任中国香港总督威廉·罗便臣亲自颁奖。
其后,孙中山于中国澳门、广州等地行医;不管是就学或在广州行医期间,孙中山都常与尢列、陈少白、杨鹤龄、陆皓东等人畅谈、批评国事,也常谈革命。
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
孙中山青少年时代向往太平天国革命事业。
1879年随母至檀香山,受长兄孙眉资助,先后在檀香山、广州、中国香港等地接受较为系统的西式近代教育。
中法战争后,目睹清政府卖国、专制,开始产生反清和以西方政治方案改造中国的思想。
1892年毕业于中国香港西医书院。
随后在中国澳门、广州等地一面行医,一面联络反清秘密会社,结识有志之士,准备创立革命团体。
1894年上书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出改革主张,但未被采纳。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宣言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宗旨,正式走上反清革命道路。
次年2月,建立中国香港兴中会。
10月,密谋广州起义,事泄失败,被迫亡命海外。
1896年10月,在英国伦敦被清公使馆诱捕,经英国友人营救脱险。
事后用英文写成《伦敦被难记》。
随后赴欧美各国考察经济、政治,看到西方社会一些弊端,产生了颇有特色的民生主义理论,三民主义思想由此初步形成。
孙中山创建同盟会,组织武装起义
戊戌政变后至义和团运动兴起期间,孙中山曾一度与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商谈合作,也支持过部分兴中会员通过港英当局与李鸿章代表商谈两广独立问题,但均未获成功。
同时,还曾派郑士良到广东惠州三洲田发动起义,因饷械不继而失败。
1904年,在日本、檀香山、越南、暹罗(今泰国)、美国等地向华侨、留学生宣传革命。
次年在比、德、法等国留学生中建立革命团体,并与国内的革命团体和革命志士建立了联系。
同年8月,与黄兴等人以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小团体为基础,在日本东京创建中国同盟会,被举为总理,所定革命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同盟会纲领,并在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同盟会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也增强了孙中山推翻清朝、建立共和国的信心。
他一面派员回国发展组织、宣传革命,一面亲赴东南亚各华侨聚居地从事革命宣传、募集经费、创立同盟会支部等工作。
又领导同盟会对改良派反对革命的种种错误论点进行严肃批判,为辛亥革命作了有力的思想准备。
1906~1911年,多次在华南各地组织武装起义。
1907年12月,还亲自参加过镇南关起义。
历次起义虽以缺乏群众基础、组织又不够严密而失败,但革命党人前仆后继的英勇战斗,仍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鼓舞了全国人民。
1911年4月27日的辛亥广州起义,更是震动了全国。
革命经过
次数 | 时间 | 革命经过 |
---|---|---|
第一次广州起义 | 1895年 | 孙中山率领郑士良、陆皓东等人,准备袭取广州。
但是事机泄漏,清政府展开搜捕,陆皓东被捕牺牲。 |
惠州起义 | 1900年 | 10月8日,孙中山命郑士良等人于惠州三洲田(今深圳市盐田区三洲田村一带)发动起义。 |
潮州黄冈起义 | 1907年 | 5月命余丑起义于潮州黄冈,历六日而败。 |
七女湖起义 | 1907年 | 6月命邓子瑜起义于惠州七湖。 |
安庆起义 | 1907年 | 7月6日,光复会的徐锡麟在安徽安庆起义。 |
防城起义 | 1907年 | 9月命王和顺起义于钦州王光山。 |
镇南关起义 | 1907年 | 12月命黄明堂起义镇南关,并亲临指挥。 |
钦州、廉州起义 | 1908年 | 3月27日黄兴由安南率革命军进攻钦州。 |
河口起义 | 1908年 | 4月命黄明堂起义于云南河口。 |
广州新军起义 | 1910年 | 2月倪映典发动新军起义于广州。 |
黄花岗起义 | 1911年 | 4月赵声、黄兴等人在广州领导起义。
后收殓到72具烈士遗骸,合葬于黄花岗。 |
武昌起义 | 1911年 | 10月由共进会与湖北新军革命团体文学社共同策划,引发了各省宣布独立,导致清帝退位。 |
孙中山推翻封建帝制,捍卫共和制度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
孙中山在美国闻讯后,积极在国外为革命军争取外交援助,但没有取得预期成果。
12月下旬回到国内,被17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职,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随即在帝国主义列强、封建旧势力和革命党内部妥协分子的压力下,被迫接受袁世凯以清帝退位作为“让位”的交换条件。
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次日即兑现承诺,向临时参议院辞职,将临时大总统让给了袁世凯。
3月11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企图以此限制袁的专制独裁。
4月1日正式宣布解职。
此后一年多,孙中山积极宣传民生主义,号召实行平均地权,提倡兴办实业。
还亲自担任了全国铁路督办,力图筹借外资修筑铁路干线。
但因政权已落入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势力代表袁世凯手中,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8月,被由同盟会改组而成的国民党推举为名义上的理事长。
1913年2月,赴日本访问。
3月,得知袁世凯刺杀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后,立即返国号召武力讨袁。
7月,发动“二次革命”,但很快失败,再度出亡日本。
1914年6月,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希望恢复和发扬同盟会精神,发动“三次革命”。
1915年10月25日,在东京与宋庆龄结婚。
1917年7月,因皖系军阀段祺瑞解散国会和废弃《临时约法》,率领部分海军南下广州,联合西南军阀建立军政府,从事护法运动。
9月,被举为大元帅。
但“护法”旗帜并没有受到人民群众的重视,在军政府内部军阀、政客的排挤下,1918年5月不得不辞去大元帅职务,经日本回到上海,从而认识到南北军阀是一丘之貉。
1918~1920年,完成了过去已着手撰写的《建国方略》,总结以往革命经验,提出了改造和建设中国的宏伟计划。
讨袁护法
1913年3月,宋教仁被暗杀,孙中山认为袁世凯是元凶。
孙中山反对法律程序解决,力主南方各省起兵反袁,称为二次革命,开民国武力解决政治争端先河。
由于实力不足,二次革命旋即失败。
孙中山1913年8月2日由上海乘德国船舶潜逃至福州,之后转往中国台湾的基隆,随即再乘日本船舶信浓丸赴日本寻求援助。
袁世凯则于是年10月15日以北京总检查名义通缉孙中山及二次革命首要。
在日本内阁的默许下,孙中山经门司、神户,最后从横滨进入东京。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建立中华革命党,并两次发表讨袁宣言。
中华革命党要求党员向孙中山个人绝对效忠,要按手模宣誓;并且将党员按入党时间分成等级,享有不同待遇。
部分同时流亡日本的国民党员对此反对,原同盟会中重要人物如黄兴、李烈钧、柏文蔚、谭人凤、陈炯明等俱未有加入。
该年7月,孙中山派蒋介石(化名为田雄介)与丁景梁等人秘赴东北策动讨袁军事,并对蒋表示,“日本人如果不将东北和中国台湾交还我们,并保护朝鲜的独立,我们国民革命运动是不能停止的,你要将这个意思告诉日本将领”。
蒋介石后在东北时将孙的话表达予“一位日本联队长”:“听了我的话大为不满,面红耳赤而去。
第二天就请我离开东北。
”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在北京称帝。
1916年5月1日,孙中山回到中国,住于上海租界区。
5月9日,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推翻袁世凯。
1917年7月张勋复辟,孙中山号召护法,时任广东省长朱庆澜邀孙赴粤,并派程璧光之独立海军载孙中山、唐绍仪、汪兆铭、伍廷芳等人和部分国会议员南下广州。
抵达广州时,段祺瑞“保护共和”已经成功驱逐张勋,但是拒绝恢复被张勋废止的1913年选出之国会。
孙中山号召国会议员南下,召开国会非常会议,展开护法运动(亦称三次革命),组织护法政府并就职为大元帅,誓师北伐。
但广州护法政府逐渐由旧桂、滇系军人控制,孙中山实力有限,甚至出现“政令不出士敏土厂(大元帅府)”的情况。
孙中山曾尝试发动兵变而未果。
1918年桂、滇各系控制国会改组护法政府,以七总裁取代大元帅,孙中山被架空,被迫去职。
1919年10月,改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
1920年8月,陈炯明成功击退盘踞广州一带的桂、滇系,请孙中山重回广州,11月28日孙中山从上海回到广州。
1921年4月2日,广州非常国会取消军政府,改总裁制为总统制,4月7日选孙中山为大总统(习惯上称为非常大总统),孙中山宣誓就职,开始第二次护法运动,又称作三次革命。
1922年5月,直奉战争直系获胜,恢复约法和国会。
在粤国会议员纷纷北上。
陈炯明主张停战,实行联省自治,而孙主张继续军事北伐,最终产生激烈冲突,于1922年6月爆发炮击总统府事件,孙中山离粤退居上海。
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国内外发生的两件大事,对孙中山的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二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
1918年夏,孙中山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对十月革命的胜利表示祝贺,同时表明愿与俄国革命党团结奋斗。
次年8月,指派胡汉民、朱执信、廖仲恺等人在上海创办《建设》杂志,又在《民国日报》开辟《星期评论》,大力宣传民主革命理论。
10月,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
1920年8月,指示驻闽粤军回师广东,驱逐桂系军阀。
同时开始与苏俄人士接触。
11月,回到广州,重举护法旗帜。
1921年5月,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接着出师广西,消灭旧桂系军阀陆荣廷的势力。
12月,在桂林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讨论建立革命党和革命武装问题。
后因掌握广东军队统率权的陈炯明叛变,艰苦奋斗50余日,被迫离开广州转赴上海,从此决心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欢迎李大钊等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1922年9月,孙中山在上海召开改进中国国民党的会议,指定有共产党人参加的改进案起草委员会。
次年1月,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表示要依靠人民群众完成革命事业,修改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又发表《孙文越飞宣言》,奠定了联俄政策的基础。
随即派廖仲恺赴日与越飞谈判。
2月,在滇、桂军的拥戴下,回到广州重建陆海军大本营,以大元帅名义统率各军,综理政务。
8月,派出以蒋介石为首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前往苏联考察军事、政治和党务。
10月,聘请苏联派来的鲍罗廷为顾问,委派廖仲恺、李大钊等为国民党改组委员。
接着,又委任廖仲恺、谭平山等组成新的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筹备改组工作。
11月,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发表《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和党纲、党章草案,各项筹备工作,全部就绪。
孙中山对三民主义作新的解释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通过新党纲、党章,选出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中央领导机构。
孙中山在大会通过的《宣言》中,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
在民族主义方面,主张对内实行民族平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在民权主义方面,主张实行普遍平等的民权,一切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及团体皆可享受自由民主权利;在民生主义方面,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改善工农经济地位和生活状况。
是谓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也是国共两党建立统一战线的共同政治纲领。
5月,在黄埔长州岛创立陆军军官学校,仿照苏联红军建军原则和军事制度,培养军事干部,为革命军队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10月,在中共和工农民众的支持下,不畏帝国主义列强威胁,下决心镇压了由买办阶级操纵的广州商团武装叛乱。
孙中山病逝
1924年10月,孙中山为争取国家和平统一,决定接受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等人的北上邀请,并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召开国民会议作为解决时局的办法。
11月,由广州北上至沪,绕道日本转赴天津。
12月底,扶病到达北京,与坚持维护不平等条约及召开军阀、政客分赃“善后会议”的段祺瑞、张作霖作了坚决斗争。
不久,因积劳成疾,与世长辞。
逝世后留下遗嘱:“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1929年,遗体移葬南京紫金山。
生前著述被后人编成《孙中山全集》11卷,198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
孙中山著作
三民主义(十六讲版),1924年
革命方略
五权宪法
中国革命史,1923年
中国存亡问题,1917年
建国大纲
建国方略
《民权初步》,1917年。
《孙文学说》,1919年。
《实业计划》,1920年。
论文
中国之铁路计划与民生主义,1912年
三民主义(文言论文版),1919年
八年十月十日
中国问题真解决
支那保全割和论
中国第二步
农功
我的回忆
自传
中华民国建设之基础
中国之现状与未来
驳保皇报
民报发刊词
论据革命召瓜分者乃不识时务者
平时开口便错
对外宣言搞
钱币革命
平白的话
中国实业当如何发展
地方自治开始实行法
内政方针
发扬民治说帖,1923年
其他
《伦敦蒙难记》,1912年2月。
《赤十字会急救第一法》(译著)
最早出版的孙中山集录有胡汉民所编的《总理全集》、黄季陆所编的《总理全集》、1958年国防研究院编的《国父全书》、与中国国民党党史会1950年编的《总理全集》12册(后正名“国父全集”并由于右任题字),后中国国民党党史会将孙中山著作、宣言、演说、电文…等加以整理并由蒋中正题“国父全集”四字,最早于1965年国父百年诞辰出版《国父全集》三册,后于1973年再次以前一版为基础补充近二分之一出版《国父全集》6册,1985年出版《国父全集》补遗,1988年由秦孝仪为首组织“国父全集编辑委员会”将中国国民党党史馆现存资料、中国大陆的《孙中山全集》与公私立机关经考证为孙中山思想的资料,以1973年出版《国父全集》和1985年出版《国父全集》补遗为基础全数整理编列为《国父全集》十二册,并于1989年11月24日由近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而在中国大陆则有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孙文研究所、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合编,由中华书局于1981年到1986年分别发行的《孙中山全集》,全十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