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龙简介
公孙龙(前320年-前250年),战国时期哲学家。
名家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
赵国(今河北邯郸)人,传说字子秉(《列子》释文:龙字子秉,庄子谓惠子曰,儒、墨、杨、秉四,与夫子为五。
秉即龙也。
据此,则龙当为战国时人),曾经做过平原君的门客(《汉书•文艺志》:龙与毛公等并游平原君之门,亦作赵人),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以“白马非马”和“离坚白”等论点而著名。
与公孙龙齐名的是另一名家惠施。
能言善辩,提出了“离坚白”、“白马非马”等命题,认为对于“坚白石”,“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强调视觉与触觉的差异故“坚白石二”。
又分析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强调“白马”(个别)与“马”(一般)的区别,得出“白马非马”的结论。
公孙龙还提出“唯乎其彼此”的正名理论,强调“名”必须有确定性,此名专指此实,彼名专指彼实。
他还就概念的分类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一些有关概念异同关系的重要见解。
公孙龙的观点夸大了事物和概念的差别性,否定了事物和概念的同一性,但他并非通常意义上的诡辩家,其许多观点具有开创性,推动了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
《汉书·艺文志》载公孙龙著《公孙龙子》是研究公孙龙思想的主要资料。
主要成就
其主要著作为《公孙龙子》,西汉时共有14篇,唐代时分为三卷,北宋时遗失了8篇,到目前只残留6篇,共一卷,保存在明代《道藏》中。
该书流传情况复杂,宋代以后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认为今本《公孙龙子》是晋朝人根据零碎材料编纂起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先秦《公孙龙子》的本来面目。
《公孙龙子》第一章《迹府》描述其生平事迹。
第二章《白马论》提出“白马非马”,讨论概念之间相等和包含的关系,和现代集合论思想有共通之处。
第三章《指物论》提出“物莫非指”,讨论现实世界和主观概念的关系。
第四章《通辩论》提出“鸡足三”,第五章《坚白论》,提出“离坚白”,讨论的是物体和物体的属性的关系。
第六《名实论》。
司马贞《索隐》谓龙即仲尼弟子者,非也。
其书《汉志》著录十四篇,至宋时八篇已亡,今仅存迹府、白马、指物、通变、坚白、名实凡六篇。
其首章所载与孔穿辩论事,《孔丛子》亦有之,谓龙为穿所绌,而此书又谓穿愿为弟子,彼此互异。
盖龙自著书,自必欲伸已说。
《孔丛》伪本,出于晋、汉之间,朱子以为孔氏子孙所作,自必欲仲其祖说。
记载不同,不足怪也。
其书大指疾名器乖实,乃假指物以混是非,借自马而齐物我,冀时君有悟而正名实,故诸史皆列于名家。
评价
诸子各家普遍认为公孙龙为诡辩,但似乎又无法在辩论中胜出。
《公孙龙子》第一章《迹府》记载了孔子的后代孔穿企图驳倒公孙龙但失败的故事。
《庄子·天下篇》称公孙龙“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
《荀子·不苟篇》中认为君子不看重惠施等名家的辩才,因为其不符合礼。
君子并不是无法反驳坚白离的观点,而是不与之辩论。
《荀子 正名篇》认为白马非马论是“此惑于用名以乱实者也”。
《资治通鉴》中记载邹衍认为公孙龙是“烦文以相假,饰辞以相敦,巧譬以相移,引人使不得及其意,如此害大道”,于是不和公孙龙辩论。
周昌忠《公孙龙子新论》把公孙龙的思想和西方哲学相比较,认为公孙龙“构造了一个相当丰富的关于语言本身的哲学理论”,并不比亚里士多德逊色。
张远山在著作《寓言的密码》中认为,公孙龙开创了中国的理性学派的先河。
但诸子百家都未能理解他的观点。
史书记载
- 高诱注《吕氏春秋》:谓龙为魏人,不知何据。
- 《淮南鸿烈解》称,“公孙龙粲于辞而贸名”。
- 扬子《法言》称,“公孙龙诡辞数万”。
盖其持论雄赡,实足以耸动天下,故当时庄、列、荀卿并着其言,为学术之一。
特品目称谓之间,纷然不可数计,龙必欲一一核其真,而理究不足以相胜,故言愈辨而名实愈不可正。
然其书出自先秦,义虽恢诞,而文颇博辨。
- 陈振孙《书录解题》概以“浅陋迂僻”讥之,则又过矣。
明钟惺刻此书,改其名为《辨言》,妄诞不经。
今仍从《汉志》,题为《公孙龙子》。
- 郑樵《通志略》载此书,有陈嗣古注、贾士隐注各一卷,今俱失传。
此本之注。
乃宋谢希深所撰。
前有自序一篇。
其注文义浅近。
殊无可取。
以原本所有。
姑并录焉。
-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另有孔子的弟子之一,也有一个叫公孙龙,字子石,比孔子小五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