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怀特海简介
A.N.怀特海,全名:阿弗烈·诺夫·怀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过程哲学的创始人。
生平简介及著述
怀特海1861年2月15日出生于英国肯特郡的兰姆斯格特, 1947年12月30日卒于美国哈佛大学。
1880年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专修数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1914年受聘为伦敦大学帝国科学技术学院应用数学教授。
1924年到美国哈佛大学任哲学教授,意于建立其宇宙形而上学的理论。
1931年当选为英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著作有:《数学原理》(3卷,与B.A.W.罗素合著,1910~1913)、《数学导论》(1911)、《关于自然知识原理的探索》(1919)、《自然的概念》(1920)、《相对论原理》(1922)、《科学和近代世界》(1925)、《过程与实在》(1929)、《观念的历险》(1933)、《思想方式》(1938)等。
哲学思想
怀特海原是新实在论者,后来受到实用主义者W.詹姆斯,特别是直觉主义者H.柏格森的影响而成为自然神秘主义者。
他的基本论点之一就是,自然界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它处于创造进化的过程中。
但与主要依赖于生物学的柏格森以及更早的唯灵主义不同,怀特海试图用近代物理学和数学上的成就创立其活动过程哲学或有机体哲学。
怀特海认为,现代科学已否定了把自然界各部分看作是死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朴素实在论的认识论。
这些传统观点认为自然界是由永恒的物体所组成,这些物体也就是那些在一无所有的空间中到处移动的物质粒子,每个粒子都有它自己的形状、体积、运动等。
怀特海认为,光和声的传播原理,表明色和声都是第二性的质,它们并非真正存在于客体中。
由此,他认为那种想从感官知觉出发理解事物本质的观点是肤浅的,是在认识论上迷失了方向;另一方面,他认为由于永恒物体在空无所有的空间中运动的图景已被一种不断活动的观念所代替,因此实物已被视为和能同样的东西,而能是纯粹的活动。
由于任何局部的振荡都会震撼整个宇宙,所以就不应当把任何事物看作局部的、独立存在的东西。
他认为环境一直渗入到每一事物的本质。
怀特海所建立的过程哲学,不承认存在着客观的物质实体,而只承认存在着在一定条件下由性质和关系所构成的“机体”。
机体的根本特征是活动,活动表现为过程,过程则是机体各个因子之间有内在联系的、持续的创造活动,它表明一机体可以转化为另一机体,因而整个世界就表现为活动的过程。
他把世界过程看作事件之流,永恒客体则构成可能性的领域,它一旦离开事件流,只是一个抽象世界,只有当它进入时空流后,才成为具体的显相。
在怀特海看来,实在世界就是由具体的显相组成的,它是全部潜存于可能性领域内的无限多的世界中的一个;实在世界是选择的结果,最终决定这一选择的是上帝。
他指出,上帝把限制施于无限多的可能世界,才使这个唯一的世界得以实际产生,所以上帝是现实性的源泉,也是限制性的根源。
并且限制的根源必定存在于运用了限制才产生出来的世界之外,理性也就不能够发现这一限制性的根源,因此他强调上帝的存在就是最终的反理性。
怀特海还提出表述事物之间关系的“把握”概念,把握是指一物握住或抓住另一物。
他认为,一个实在的实体就是一个“把握性的事态”,亦即该实体对其所把握的一切事物关系的综合体,它不是一种永久性的事物,只是过程的基本活动中的一次暂时的选择,它通过把握凝为实在。
他将把握看作是世界的基本活动,认为一个机遇的肯定的和否定的把握,决定着它的特性,而使一个机遇最终如是的东西称为“主观目的”。
主观目的是事物要成其为自身的内在冲动;它开始是潜在的,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逐渐变成实在。
主观目的决定着事物在自我形成过程中加入何种把握。
他指出宇宙中每一事物都与其主观目的的实现有关,又都以其不同程度的主观目的的决定性作用来把握别的事物。
他关于万物之间相互“把握”的观点,与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不同,他通过把这些联系方式神秘化的手法暗示万物之间存在着神意的调配,认为事物之中的“主观目的”就是具体化的神意。
怀特海强调,认识是经验主体的一种机能,认识的任务在于分析感官知觉中的自然界,而认识过程就是主体“包容”客体的过程。
他把主体称为“包容统一体”,把客体称为“感官对象”,认为客体的性质不在于客体中,而是由主体的认识机能产生的,正像疼痛在我身而不在割我之刀上一样。
因此,怀特海指出,“世界是在精神之中”,“我们在世界之中,而世界又在我们之中”。
贡献及影响
怀特海对数学,尤其是对现代逻辑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但他创立的过程哲学抛开实体、只谈活动或过程的做法,则是企图从世界组成中消灭物质,为上帝的存在作论证。
在他的思想影响下,C.哈特肖恩等人进一步发挥了过程哲学的神学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