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人物 李建中【北宋画家、书法家】 – 人物百科

李建中【北宋画家、书法家】 – 人物百科

李建中简介

李建中

李建中(汉语拼音:lǐ jiàn zhōng),(945~1013),北宋画家、书法家。

字得中,自称岩夫民伯。

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太平兴国八年(983),举进士。

历任太常博士、直集贤院,迁金部员外郎、工部郎中及西京留司御史台等职。

祖父李稠曾任后梁商州刺史,时值中原战乱,全家避地人蜀(今四川)。

宋统一后蜀后,李建中侍奉其母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市)。

他自幼好学,到洛阳更加勤奋,曾携带他的文章游京师,受到大臣的赞誉,并把他引见到大臣石熙载门下。

太平兴国八年(983)举进士甲科后,初为大理评事,知岳州(治今湖南岳阳)录事参军。

转运使李惟情认为他有才干,曾多次举荐他,再迁著作佐郎、监潭州(治今湖南长沙)茶场。

后又改殿中丞,历判道(今湖南道县)、郢(今湖北钟祥西南)二州。

当时大臣们言事多以权利进,他表陈时政利害,叙王霸之略,受到宋太宗的嘉赏。

此后,又先后任两浙转运副使,通判江南府,知曹(治山东曹县西北)解(治今山西运城)、颍(治今安徽阜阳)、蔡(治今河南汝阳)四州,累官工部郎中、判太府寺。

他淡于荣利,曾先后三次求掌西京御史台,故人称“李西台”。

他酷爱洛阳风土,构筑园池,称“静居”,善修养之术,曾奉命参预校定《道藏》。

多藏古器名画。

擅长书法,行笔尤工,字形瘦健,人多摹习,称一时之绝。

有《土母帖》等墨迹传世。

好吟咏,每游山林,多留题。

有集30卷。

大中祥符五年(1012)冬,命使泗州(治今江苏盱眙),使还得疾。

第二年因病去世。

终年69岁。

李建中爱好吟咏,善书法,有集30卷。

他的书法,多构新体,草、隶、篆、籀、八分皆妙,基本上沿绪唐代书法余风。

从流传作品可见,主要师法颜真卿,并参以魏晋书法风神,有丰肌清秀、气宇轩朗的特点。

唐人书法通过五代杨凝式、宋初李建中的继承和发展,逐渐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宋代书法。

流传至今的李建中书法墨迹比较少,著名的有《同年帖》(故宫博物院藏),白纸本,行书,帖中有“略表西京之物”的话,应是景德至大中祥符初年所写。

帖后又附书《怀湘南诗》。

《宝宅帖》(故宫博物院藏),纸本,行书,帖中有:“昨东封”等语,当是指大中祥符元年(1008)真宗赵恒封祀泰山事,可知此帖也是李建中晚年所写,书法沉着朴厚,有唐人遗意。

《土母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深牙色纸本,行书,曾刻入清《三希堂法帖》中。

三帖以《土母帖》最为精美,集中表现了李建中书法艺术的造诣和风格,笔画丰腴肥厚,结字端庄稳健,可以看出与唐代书法的继承关系。

《三希堂法帖》还刻有李建中的《齐古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renwu/40585.html

华嵒【中国清代画家】 – 人物百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