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人物 丁道护【隋代书法家,变革古法者之一】 – 人物百科

丁道护【隋代书法家,变革古法者之一】 – 人物百科

丁道护简介

丁道护,隋代书法家。

谯郡(今安徽毫州)人。

隋文帝时书家。

官襄州祭酒从事。

擅长真书,溢妍华致,在当时名声颇大,对初唐真书颇有影响。

明丰坊《书诀》列记钟、王以来善书者,隋四人,丁道护名在其三。

米芾《海岳名言》视丁道护与唐之欧阳询、虞世南侪类,并为变革古法者。

有刻本《启法寺碑》,传世有剪裱拓本,为传世仅存唯一拓本孤本,已流日本。

此碑原石已佚,传世宋拓本仅临川李宗瀚所藏钤有贾似道“魏国公印”。

著录首见欧阳修《集古录跋尾》。

启法寺碑于隋文帝仁寿二年立于湖北襄阳,是隋代诸碑中少数有书人署名的。

丁道护这块碑是极成熟的楷书,间架平正,法度谨严,实为唐楷之先导,就算放在唐楷间也丝毫不逊色,可隐约见到唐代书家之笔法。

《启法寺碑》,丁道护书。

启法寺,开皇四年(584)四月一日齐州刺史韦世康奉诏复建,初名“光福禅房”,后改“启法寺”,即宋之“龙兴寺”。

隋民部员外侍郎福嗣兄弟为志,其父韦世康造寺事,于仁寿二年(602)十二月十五日立碑,周彪撰文,丁道护书丹,李宝刻字,赵励等人题名。

此碑楷书,其书法工整典雅,笔法精熟,为丁道护的代表作。

碑湖北襄阳,亡佚已久,北宋时即为人所见重。

 

现仅存惟一拓本,已流传日本。

宋蔡襄评《启法寺碑》语:“此书兼后魏遗法。

……隋唐之交,善书者众,皆出一法,道护所得最多。

”(《蔡忠惠集》)米芾《海岳名言》云:“首护所书启法寺碑,冠绝一时,蔡君谟题跋极许可之,谓腾薜纯陀也。

”阮元《北碑南帖论》以为丁道护与房彦谦并出北派,有“方严遒劲,不类世南”之评。

是碑正书,书法平正和美,与智永同一法嗣,当从“二王”而来,故蔡襄有“丁真永草”之称。

隋代是南北朝书法的交汇融合与发展时期,也是唐代楷书规模的奠基时期。

这个时期的书风,从总体上来看,是实现着从拙朴向精美、荒率向规整的转换,这转换,标志着书法艺术的目愈成熟,同时也正是由于转换的不确定性,导致了隋代书法有着较大程度的自由和选择。

即使是出自丁道护一个之手的两件作品,亦存有不同。

赵孟坚曾比较丁道护所书的《启法寺碑》与《兴国寺碑》,认为:“启法最精,欧虞之所自出。

兴国粗甚,如出两手,天下寿精而寿粗,良可叹也。

”《启法寺碑》用笔精到,点画规整,线条劲挺,结字方整,恰如陆薛所云:“启法寺碑审其用笔,淬厉仍归浑朴,洗六朝之余习,开欧褚之先声。

”从字的势态上看,健挺之中寓柔和散逸的笔调,这显然是朴拙的隶体的遗韵。

而宽绰的结体,则是延续着六朝碑刻的旧习。

上承汉魏六朝,下启唐宋元明,《启法寺碑》为后世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具有历史空间和时间的艺术境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renwu/40703.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