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宽【中国伊斯兰教教育家】 – 人物百科

王宽(1848~1919),中国伊斯兰教教育家,字浩然,经名阿布杜·拉赫曼,回族,北京人,出身经学世家,自幼受教于族叔王守谦,稍长,就学沧州刘辑五阿訇,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到麦加朝觐后,受到土耳其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优遇,赠经书千余卷,回国时,聘请土籍伊斯兰教学者哈夫足·哈桑和阿里·雷搭到中国教授《古兰经》读法,并锐意兴学,次年,与其学生达浦生等在北京牛街礼拜寺内创办回文师范学堂,开经学兼习汉语及科学知识,翌年又在原址创建京师公立清真第一两等小学堂,并在城郊分设小学四处,终因经费不足,师范与小

阿帕克和加【中国清初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 – 人物百科

阿帕克和加(拼音:ā pà kè hé jiā),(约1606~1693),中国清初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中亚纳格什班迪教团第五代首领麦赫杜米·艾孜木后裔,本名希达耶图拉,又称海孜来提帕底夏,和加,是伊斯兰教上层人物的一种尊称,生于哈密,1617年后随其父穆罕买提·玉素甫到喀什,1622年,其父借助浩罕宗教势力争夺教权失败,被驱后身死,阿帕克和加流亡哈密、吐鲁番等地,1638年重返喀什,经20多年经营,在南疆形成白山派势力,与黑山派由争夺宗教地盘发展为控制政治权力之争,1670年被叶尔羌汗国伊斯玛仪汗逐

舍起灵【魏元都,中国伊斯兰教经师,苏非主义学者】 – 人物百科

舍起灵(约1630~1710),中国伊斯兰教经师,苏非主义学者,本姓魏名元都,字蕴善,自号破衲痴,汉族,祖籍辰州(今湖南沅陵县),明清鼎革之际,西北穆斯林将领镇台马蛟麟部将舍应举驻守辰州,收其为义子,改名舍起灵,归信伊斯兰教,并在军营经师门下习经,约20岁时,慕名前往山东济宁投胡登洲四传弟子常志美门下深造,学成后,相继应聘在河南、安徽、陕西等地寺院任教,他既擅长教法、经注,又侧重修身养性的苏非心学,曾将流传于中国清真寺的波斯语苏非主义哲学著作《赖木阿台》译为汉语,称《昭元秘诀》;早年有河南刊本,后再版易名

伊本·哈乃菲叶【伊斯兰教第四任哈里发阿里与其妻豪莱所生之子】 – 人物百科

伊本·哈乃菲叶( Muḥammad ibn al-Ḥanafiya ;约638~700),伊斯兰教第四任哈里发阿里与其妻豪莱所生之子,在其同父异母兄弟哈桑和侯赛因去世后,被认为是阿里家族的首领,685年,凯萨尼派领袖穆赫塔尔在伊拉克兴起反伍麦耶王朝运动,尊其为伊玛目,但他并不明确表示支持穆赫塔尔,并且反对为侯赛因和其他阿里派人报仇,可是随着他名望的提高,统治希贾兹地区的伊本·朱拜尔对他产生疑虑,将他与几名亲属一起囚禁于麦加,他只好向穆赫塔尔求救,但脱险后即去塔伊夫,与穆赫塔尔脱离接触,他虽明确宣布伍麦耶王

阿里·本·阿比·塔利卜【先知穆罕默德的堂弟及女婿,第四位哈里发,第一代伊玛目】 – 人物百科

阿里·本·阿比·塔利卜(阿拉伯语:عليّ بن أبي طالب ,约598年10月23日、599年或600年3月17日—661年1月28日),先知穆罕默德(穆圣)的堂弟及女婿,在656年至661年间统治阿拉伯帝国,逊尼派穆斯林视阿里为第四位,也是最后一位的正统哈里发;什叶派穆斯林视阿里为第一代伊玛目,又视阿里及其后裔为穆罕默德的正统继承者,阿里及其后裔都是穆罕默德祖系圣裔的成员,穆斯林社会因对阿里继承人身分的问题发生分歧而分成逊尼及什叶两派,

王静斋【中国伊斯兰教学者】 – 人物百科

王静斋(1879~1948),中国伊斯兰教学者,名文清,回族,天津人,8岁起接受经堂教育,学习阿拉伯语、波斯语,后又刻苦学习汉语、英语,1922年出国游学,曾在埃及爱资哈尔大学进修,1923年赴麦加朝觐,次年携600多部经籍回国,在天津创办中阿大学,1927年主办《伊光》月刊,宣传“遵经革俗”主张,1937年,在河南参与创建中国回教抗日救国协会,后脱离该会,专事译经工作,编译有《中亚字典》、《阿汉字典》、《伟嘎业》、《回卯辨真》等,尤对《古兰经》翻译竭尽全力,曾四易译稿,以3种版本印行,其中《古兰经译解》

法蒂玛【穆罕默德和赫蒂彻之女】 – 人物百科

法蒂玛(约607~632)(汉语拼音:Fa ma di;外语:Fātimah),穆罕默德和赫蒂彻之女,在迁徙后,由阿里或栽德送往麦地那,白德尔之战后嫁给阿里,生三男二女,幼子夭折 ,长子哈桑和次子侯赛因为公认的圣裔,其子孙通称谢里夫或赛义德,她曾随父克复麦加和参加辞朝,在圣训中,与赫蒂彻、麦尔彦、阿西叶同为四位完美的女性,什叶派认为她是所有女性神圣品质的体现,称圣女和法蒂玛·宰海拉(意为佳丽的法蒂玛),10世纪初,什叶派在北非建立以她名字命名的法蒂玛王朝,

包尔汉【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创建人之一】 – 人物百科

包尔汉(拼音:bāo ěr hàn),(1894~1989) ,中国爱国民主人士,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创建人之一,新疆阿克苏温宿人,维吾尔族,1929年在德国柏林大学学习,1933年在莫斯科参加革命工作,后回新疆从事秘密工作,1934年参加反帝会,1946年参加新疆三区革命政府联合政府,任副主席,1949年参加和平解放新疆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新疆大学校长、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常委、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等职,1952年与达浦生、张杰等发起筹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任主任,后历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民族委员会副主任

杨仲明【中国伊斯兰教经师】 – 人物百科

杨仲明(1870~1952),中国伊斯兰教经师,名敬修,以字行,经名萨里哈,回族,祖籍河北盐山,幼年在清真寺及私塾读经、学习汉语,成年后,在沧州李恩阿訇门下继续深造,他博览经、史、子、集,旁及佛、老、西学,曾对儒、释以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进行比较研究,他在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出版的《四教要括》中,着重就出世和入世问题,论证伊斯兰教是“以世间为本,以出世为量”的宗教,提倡“调和”、“通融”,主张“各家大旨”宜“指实直陈”,不要抑此而扬彼,译有《中阿初婚》、《古兰经》全译本《古兰经大义》,选译本《亥贴注解

虎嵩山【中国伊斯兰教经学家】 – 人物百科

虎嵩山(1880-1955),中国伊斯兰教经学家,生于1880年,名镇林,以字行,经名赛尔敦丁,宁夏同心人,其父为虎夫耶门定传授师,自幼从父学习伊斯兰教经典和虎夫耶门定修道法,后又在门宦盛行的西海固地区求学、任教,深知当时门宦制度的弊端,故不愿继承父业,决心与其师王乃必在当地宣传依赫瓦尼派的主张,成为宁夏和陇东一带依赫瓦尼派的代表人物,

返回顶部